模有样的,又带得三郎也肯安静坐上桌了,心里不知多欢喜,看九娘也越发顺眼。
天公甚作美。太阳落山、暮色四合的时候,一轮圆盘明月就高高挂在了天上,凉风徐徐。
府中各处悬挂的灯笼都被点燃了,处处灯火璀璨,辉煌之极。
谢丞公夫妻在庭院里摆上供案,领着儿女辈拜过月亮,便坐着一边闲闲说话,女孩子们聚在一起,小声说大声笑的,热闹得很。劳碌了大半年,阖府下人无论供职在什么位置上,都各各分得了酒肉果品等,松闲下来,与家人团圆。
大郎消失了一阵,然后领着几个仆役,拿着十来个精致的小灯笼回来了,兄弟姐妹们人手一个,一时间满院灯火乱晃,谢丞公摇头失笑,但还是赞了一句:“大郎甚有为兄风范。”
华苓是最后一个拿到灯笼的,果然是一个细木架子、覆薄绢、提柄雕花的精致灯笼,上分六面,有一面画了幅仕女对月图,其他五面用遒劲风流的行草提了一首李太白的长诗:
晴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大郎蹲下身,笑眯眯地摸着华苓的头小声告诉她:“小九的灯笼是陈执事精心做的,是最好的。嘿,大家的看起来都是一样儿的,但是嘛,嘿嘿……反正,原本想要灯笼的便只有小九一个。”
华苓提着灯笼,将那灯笼六面滴溜溜一转,明亮的烛光从里暖暖地耀出来。
她抬眸看去,笑眯眯蹲在她跟前的大哥眉目清朗,眸里是满满的爱护之意。十二三岁的少年身量未足,但已经有足足的长兄风范了。
她揉揉眼睛,上去在兄长左右脸各响亮地亲了一口。
☆、第13章 相公王家
13
王谢有通族之好。
仲秋翌日一早,王磐便携着妻儿登门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串儿年轻孩子,连带着仆婢箱笼,足足坐了四辆马车。
牟氏早早领着儿女们在丞公府大门口迎着,华苓虽然只有五岁,也被提溜着穿得隆隆重重地站到了大门口。
王磐骑着高头大马行在车队之前,穿一身精精神神的靛蓝色骑服,容长脸,凤目高鼻,一双眼极其明亮,初看似是满含凌厉,再看却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