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宴席的当日,宾客盈门。
来的都是父母两边的亲戚,徽妍大多不认识,只能跟在母亲后面,听着家人传报,微笑一一行礼。
四位叔伯也来了,各自带着家人,有一大群。
“这是徽妍?”大伯父王和六十多岁,身体胖得几乎腰带都要勒不住,笑起来眼睛都几乎不见,“回来甚好!从匈奴回来,可喜可贺!”
徽妍行礼:“多谢伯父。”
二伯父王佑,四叔父王叙,五叔父王启也来相贺,人人皆是福相。
伯母和叔母们则围着戚氏说话,你一言我一语。
“徽妍去了匈奴回来,长得都快认不出了!”
“听说匈奴风水伤人,依我看也未必,徽妍可是越长越好。”
“你这话说的,徽妍小时候在长安,你见过么?”
“那时确是见不到!徽妍可是宫学中的侍读,我等平头百姓岂可轻易见到,呵呵呵……”
说了好一阵,亲戚们才去堂上,在席间坐下。
“长姊怎还不来?”王萦来到堂前,踮着脚不住往外望。
徽妍亦是此想,问曹谦,“长姊那边可派了人去告知?”
“告知了,”曹谦道,“大女君还说一定要来。”
话音才落,大门外忽而出现了两个身影,徽妍定睛看去,不禁露出笑容,那正是她的长姊王缪和姊夫周浚。
王缪排行第二,大徽妍六岁,如今虽已经年近三十,却仍面容娇美,走进门,似门庭生光。
徽妍和王萦忙迎上去,与二人见礼。王缪将她扶起,端详片刻,微笑,“长大了,可不是小女儿了。”
话语虽短,徽妍听着,心中却是一酸。
从前在家中,长姊就总说她是“小女儿”,姊妹两人藉此拌嘴,一直拌到王缪出嫁。徽妍去匈奴之后,姊妹二人八年不曾相见,也不曾通信,如今见面,心事澎湃。徽妍望着姊姊,那张脸虽未改,笑起来却已经有了些淡淡的纹路。她握着王缪的手,说不出话来。
周浚在一旁见状,拉拉王缪,笑道,“莫小女儿长小女儿短了,如今的小女儿不是萦么?”
王萦愣了一下,笑嘻嘻地说,“姊夫此言在理,小女儿是我!”
徽妍和王缪破涕为笑。姊妹三人相携,一道上堂。拜见了母亲和亲戚们之后,又一道入席。
宴上宾客实在太多,聒噪不已。不过徽妍在匈奴做女史的时候,经历过胡人们聒噪百倍的宴席,倒是不以为意。
用过膳后,男子聚在一起饮酒,女眷在坐在一处聊天。未成年的儿女们到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