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斜睨他一眼,“你知道便好,下次这种话咽到肚子里去。”
“曹大人,安某目前是这样设想,”安正则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庄稼枯萎的村落,将其男丁劳动力悉数统计,整理在册。明安西南的护城河段,早有缺损毁坏,趁此时机,就近让这些男丁进行修补工作。前段日子,工部所呈上来关于兴修水利,推广新型水力风车灌溉工具的提案,也可在此时借机先试验。”
李夕恒大为佩服,“首辅大人这招是,以工代赈?”
安正则颔首。
曹大人也很是满意,“首辅这法子委实妙哉。新型的灌溉工具一出,势必又将引起一个话题,冲散花草无故衰败一事,老夫觉得可行。”
“那枯萎的原因呢?”李夕恒追问。
中书令没法子,看向安正则。安正则也没法子,摇了摇头,“如今看来,约莫只有实话实说了。”
“实话是指……?”
“恐有歹人作祟。”
曹大人感叹,“先发制人,安相高明。”
李夕恒又一次顿悟,若有人拿这事情大做文章,说是皇帝的不好,给段蕴泼脏水。那么朝廷也可以说这纯粹无稽之谈,恶意中伤陛下,对君主大不敬。
这事情本就离奇,没有科学的说法,若非要解释些原因,那可能就要看谁说的话更动听了。
拟文书这种事,身为中书舍人的李夕恒很懂,于是自告奋勇揽下了这活计。
安正则似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很不错。”
☆、第19章 清影湖一同游
李夕恒被他这么一夸,受宠若惊,“丞相大人谬赞了。”
曹大人也道,“丞相也太看得起这小子了。”
“李夕恒,乙酉年间的探花,可是?”安正则悠悠问。
李夕恒一愣,“确是不才,当年侥幸中了三甲。”
他高中那年,也就是两年前,正是景德帝在位的最后一年。
中了探花之后,皇上照例扔给他一个中书舍人的闲职先入朝锻炼着,然而没等得到重用,老皇帝就两腿一蹬,闭眼升了天。
那年的状元榜眼都不是明安本地人士,过了不久便申请回家乡磨练去了。
李夕恒没地方去,老老实实做他的中书舍人,到如今也过去了两个年头。
“好好做。”安正则鼓励他。
“是。”李夕恒作揖,莫名因为他这几个字有些感动,大概是由于中书令平日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他感动完了就趴一边构思文书去了,丞相和中书令继续讨论政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