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踟蹰往返,只为寻得便宜的客栈落脚。
明日便是上元节,街上人人衣着光鲜。她依旧穿着肩头打了补丁的青色夹袄,在这就连空气都晕着馨香的皇城之中,渺小得如一叶草芥。
虽已入夜,汴梁城却没有宵禁。街道边商铺林立,绯红橘黄灯球花团锦簇,远处更有笑声喧天,她知道那便是商贩曾提起的“瓦子”。据说瓦子中有各色杂耍戏曲,进了里面便不想出来。可她无心亦无钱,只拖着疲惫的身子在繁华中穿行,握着包裹的手很快被冻得发红。
临近深夜时分,才在外城南薰门附近找到一家便宜的客栈。但她又不能与男人们挤在通铺,无奈之下,老板便让她在柴房住上一宿,算上一半的房钱。
柴房里没有灯火,她窝在草堆边取暖。打开那个沉重的包裹,里面就是当初九郎掷给她的毡毯。想要拿出盖着,可望望身下的泥地,却又默默收回了手。
——若是能找到他,不知他还会不会要这条被她盖过的毡毯?
本以为找到九郎并非难事,等将毡毯与拐杖还与他之后,自己再想办法打探父亲下落,可而今……
她垂着头,进汴梁前的激动之心变得有些沮丧。
******
次日清早,双澄付掉房钱后已只剩十几文,顾不得多想以后生计,背起行囊又匆匆忙忙赶往内城。饶是雪后清寒,街道上又已开始了早市,她为了省钱,连两文钱一枚的胡饼都舍不得买,就这样饿着肚子进了内城南边的朱雀门。
内城建筑果然更为雄伟堂皇,晨曦之下乌瓦融金,朱窗精巧。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悬挂着华灯,大红穗子在微风中轻拂。比起喧闹沸腾的外城,此处更好似瑶台琼楼,就连街上过客亦多数风度不凡,时有高抬大轿肃穆而过。
正中间的还是那条青石宽阔大道,昨夜她已从客栈老板那里得知,这便是汴梁御街。虽则现在可供常人行走,但官家与皇族若有重大典礼出入皇城,便是要从这御街经过。到那时,道路两侧的朱漆围栏将御街完全封闭,百姓是无缘亲见皇家威仪的。
呵气成冰的天气,双澄走了半晌,手脚被冻得发木。沿着街道两侧都有人在搭建木架,那些木架高可及楼,上面缀有鲜艳织锦,而远处洒金铺银似的天光下,又出现了一座更为巍峨华丽的城楼。
左右两阙宫门,正中更有宫门五道,皆紧闭不开。城上高阁流朱,飞檐翘翠,一长横绛色宫灯轻灵悬于檐下,好似云中飘下的芳菲。
果然是朱红金钉门,黛绿琉璃瓦。
她抬起头,迎着阳光,才望到了镌刻在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