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余天的突击之后,累计三十五座民居已经全部建成。
李子木按照之前的规划,将总共十九户、一百三十六人全部安顿好,设立了第一个卫所,取名左营卫。
左营卫下辖十个保,一百个甲,总计一千户,预计人口将达到六千人。
其主要职能可简化成两个字,即“治、养”。
治即自治治理,养即自养养人。
这是一个着重发展的综合性组织。
卫所的最高长官为知事,以左营卫举例,也可称之为左营卫知事,是最基层的官员。
再往上便是都所了,五卫设一都,都所的最高长官为给事。
至于给事以上,还有管理一镇之地的乡正、一县之地的县正、一市之地的太守、一省之地的牧守。
这个文官体系是李子木深思熟虑才做出来的决定,总结起来就两点:其一是待遇好,其二是权责分明。
以后在他的治下,将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即文官(负责管理农业、商业和人口户籍)、武官(负责军事)、司法官(负责案件的判断与裁定)、治安官(负责治安管理与刑事案件的侦查)以及位居朝堂之上的阁官(负责律法的制定、政策的推行)。
如果仅从文官来看,整个文官体系只有六个等级,也只需要负责他们的任免(上级官员有提名权、统筹权以及直辖地区管理权)。
至于他们手下的“小内阁”,可自行招募人手,只要上报就行,原则上不会变动。
当然,上面会根据地区的发展水平统一将钱下发到官员的手上,你如果觉得钱不够,也可提出来,等到下个年度再去调整。
这么做虽然可以简化官员体系,但也相当于放权了。
在交通不便的当下,信息的流通本身就很困难,如何快速地解决问题才是根本,这都需要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
至于由此而衍生的贪污、受贿问题,李子木也有自己的想法。
抑制肯定是要去做,但想要完全杜绝根本不可能,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是圣人。
只要不超过红线,地方的治理在你的手上可以得到发展,每年的“绩效考评”都通过了,你就可以继续做。
创业前期,发展才是一切的根本,如何让更多的人活下来才是唯一的德政。
我给你地方充分的自主权,你只要可以把发展搞好,随你怎么折腾,你如果搞不好,就算是清官,也得给我滚蛋!
在乱世,有道德洁癖的统治者是走不远的,我既然给了你权利,你就要做好,能力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