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昊微微点头,旋即来到他们身边,指着图纸道:“虽然我也不确定是否能烧出瓷来,但失败是成功他妈,不试试,永远不知道答案,成功了,你们将会被载入史册!”
“那失败了呢”
另一名矮胖工匠,突然插嘴道。
赵昊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失败了就继续烧,直到忘了他妈!”
“.”
几名工匠无语对视,最后还是年长那位工匠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很快,整个陶坊便运作了起来。
首先是那名叫宫丙的年轻工匠,把白仲运来的白泥石块,碾磨成粉状,按照制作青瓷的工序,进行淘洗。
其次是那名叫宫疆的矮胖工匠,对淘洗后的白泥,进行烘培,等白泥干燥之后,进行细磨。
与此同时,其余工匠也没闲着,纷纷按照自己的分工,做烧瓷前的准备。
而赵昊则搬了个椅子,坐在陶坊大树下,喝茶吃点心。
陶工们对他的烧瓷工艺产生质疑,其实很正常。
毕竟每个时代的新事物,刚出来的时候,都饱受质疑。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诞生许多载入史册的东西。
“公子,您有几分把握?”站在赵昊身旁的白仲,一边监督工匠们烧制瓷器,一边朝赵昊询问。
赵昊有些好笑的看了他一眼,挑眉道;“怎么?你也没多大的信心?”
“公子才华横溢,在下一直很佩服,只是这烧瓷之事,在下也略懂一些。”
白仲毫不隐瞒的道:“其实,家父刚走那几年,昭襄先王虽然保护了我们,但生计问题,还是我们自己解决的,主要是昭襄先王担心朝中某些人抓着我们不放。”
“哦?”
赵昊来了兴趣,顿时端正身形,追问道:“你且说来听听!”
“是,公子。”
白仲拱了拱手,回忆似的道:“家父在杜邮亭自尽,母亲悲愤欲绝,本想跟父亲一同赴死,但念我年幼,于心不忍,便带我在杜邮亭隐居”
“时下,杜邮亭附近,正好有一家瓷坊.”
“所以你见过瓷器烧制?”
“不错!”
白仲点头道:“我从小便见过瓷器烧制,却从未见过用白泥烧制的工艺!”
“呵呵,你要是在杜邮见过,那景德镇怕是要打假了!”
赵昊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嘬了一口,又有些疑惑的道:“既然你对我有质疑,为何还支持我?”
“我说过,只要是公子吩咐的,就无条件执行!”
“怎么听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