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了,其中不乏世家大族,高官显贵在背后支持的,本来也是想让这些报纸成为他们的喉舌。
如今“喉舌”也不过只能挑挑这种小毛病,反而证明母后的行事是大势所趋。
见她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阿喜又笑道,“再说,你也把陛下想得太脆弱了。一个人只要做事,质疑和非议都是不可避免的。何曾见陛下因此而迟疑过?不如说,正因为那么多人都认为这种事是乱了纲常伦理,所以才一定要做。”
什么是纲常伦理?
是束缚在他们身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让人愚钝、蒙昧、死气沉沉,只能在划下来的范围内行动。
不考虑事实和现状,一味地因循教条,这种东西,早就应该被打破了。
陛下治国,从来不是依循纲常。不过现在看来,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099章 女皇
事实证明, 阿喜是对的。
无论暗地里怎么想,但是没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而那些议论的热度,也始终只维持在报纸上, 朝廷这边则是一直保持沉默。
随着这个消息越传越广,支持的声浪也越来越大。
贺星回在民间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了每一个角落里,老人们对比着二十年前的日子和现在,孩童和年轻人们细数着这些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 没有谁能不喜欢她,不崇敬她。
世家所谓的“人望”一直只集中在内部, 并没有重视过这些普通人的想法, 也不知道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会如此强大, 街头巷尾、村前屋后,人人都在议论,人人都在支持。
甚至让人恍惚地生出一种“天命所归”之感。
开明十五年的最后三个月,就在这种表面平静、暗里微澜的情况下过去了。
最终,朝臣们也没有商议出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方案, 来反对这对至尊夫妻。而在这段时间里, 礼部也已经将禅位大典的每一处礼节和流程都整理了出来,确保每一处都有来历,然后才上呈御览。
陆裳是在十二月底才匆匆赶回烨京的。
她的任期还没到,这次是专门为了禅位的事回来的。这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她自然想亲眼看到,亲身经历。
事实上, 暗地里请假的、找理由回京的官员并不少。特别是开明以来入朝的那些年轻官员们, 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个贺星回人生中最荣耀的、千载难逢的时刻。
至于涌入京城, 想要凑这份热闹的商人、百姓和世族寒门的读书人, 更是不知凡几。
烨京城内外的客栈和旅店都住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