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的恩情又何止这么一点呢?想来皇长子的出身受到了母妃的影响,并不算深得帝心。他不过是光启帝一夜风流的意外产物而已。若不是身为皇长子,恐怕只能成为一个普普通通不受待见的闲王罢了。
而皇长子似乎并不像温贵妃那样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几年前他联手朝廷重臣给趁着皇帝得病时向皇帝施压,逼着他立太子。因为皇长子明白,二皇子早夭,其他皇子普遍年幼,没有干出什么实在的政绩。若是等到三皇子长大,因了他那不太受皇帝待见的出身,最终花落谁家还是未知之数。因此他要将一切的威胁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大皇子的猜测是正确的,因为皇帝将他册立为太子,并非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
朝臣紧逼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另外一个左右他决定的人,就是太后。
因此说太后是温贵妃母子的大恩人也不为过。在大皇子被册立为太子后,温贵妃也很快就从温昭媛晋升成了温贵妃。温贵妃内心自是对太后感恩戴德的。可以说,没有太后,便也没有他们母子的今日了。
来请安的公主大多都是未出嫁的。再见六公主,她那不自觉流露出的目空一切的睥睨还是让傅采蕴感觉不太舒服。六公主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恐怕心里对这个如此受宠的太后外孙女还是颇为不屑吧。傅采蕴在心中默默想道。
而七公主让傅采蕴觉得很亲厚,七公主比穆峥稍微小一些,与傅采蕴年龄相仿。她的温婉懂事,与六公主的睥睨不屑和九公主的刁蛮骄纵大相径庭。后来傅采蕴才知道,原来七公主与她一样都是母亲早逝,自幼就被寄养在甄昭仪那里。而甄昭仪又是英国公夫人甄氏的堂妹,因此两人不仅性格相似而且出身相仿,这便又无形中增添了几分相见恨晚之感。
而太后见到这两个小女孩的亲近,心中也是欢喜。做祖母的,尤其是皇室宗亲,更想见到自己的孙子孙女一团和气,和和乐乐。
比起七公主,傅采蕴还是感觉到自己幸运一些。毕竟自己的父亲在母亲死后未再续弦,自己与哥哥依旧被父亲疼爱着,而且这种疼爱有增无减。而七公主母亲逝去后在宫中的日子,恐怕过得还不若自己的闲逸舒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被摊上一个还算不错的养母。
两个小姑娘在一旁说了一会话,英国公夫人甄氏与端王妃便双双入宫来请安了。虽然今日并非命妇入宫请安的日子,可甄氏此举很明显便是要接回傅采蕴回国公府。即使太后没有提出要将傅采蕴送回去,但国公府若真是将傅采蕴丢在宫中不闻不问恐怕也不太地道。甄氏这次入宫来,很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