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南用舆论逼死张雅鹿,又封了她父母的嘴,赵恺安仗着电脑技术强悍威胁她许久,害她隐姓埋名躲躲藏藏。
如今网络加舆论,这滔天的声浪掀起尘封的冤屈,不知道赵家母子是否有这个本事,压下几亿人的民意。
如江忆然所想,网友很快就扒出这篇真真假假文章后的真实信息。
受害人张雅鹿,父母是开小工厂的老板,丧女之后变卖了在上海的家产,回到老家做起了小本买卖。两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正是最志得意满的年纪,却满面愁苦一头白发。
张雅鹿家里没什么好讨论的,仇富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在传声水军的有意引导下,赵恺安的身家过往很快全都被扒了出来。
海外名校、计算机精英、互联网安防大赛冠军,同时还是广业证券合伙人的独自,坐拥过亿家产,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般的存在。
然而这样完美的人生,也腐化了人的灵魂。
当生活太过顺遂,平凡的日常不能带来任何波澜和刺激,那么人性会滋生出无限制的恶。
在他第一次打伤同学,而赵春南用钱摆平一切,甚至连检讨都不用做,受害者还要给他道歉时,赵恺安知道,他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于是,雇佣打手校园霸凌、调戏女生到强奸女性、深夜飙车拖拽交警导致其终身伤残、利用电脑技术盗取他人信息从事非法活动……这些黑色的灰色的,立案的未立案的,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被网友扒了出来罗列在评论区,甚至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竟是他曾经的合作伙伴透露出来的。
赵恺安的罪状,可谓罄竹难书,有网友统计了他的恶性,并且自费咨询了律师,一时间关于“恶魔在人间”的声讨甚嚣尘上。
网上的争吵影响不到在拘留所断网的赵恺安,即便是他看到这些对他的谩骂,也会嗤笑着说一群蝼蚁,而后动动手指黑掉那些不顺眼的账号。
但是有些事情是他没有办法删掉的,比如机器开动后发往全国的报纸。
在网络纷争热闹之际,某日报记者赶到张雅鹿家里,和张雅鹿父母促膝长谈,连夜赶了稿子登在头版头条。作为全国发行量前十的报纸,这张纸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纸媒不同于网络,反复推敲的登报文章深入探访了张雅鹿案件的真相,大费笔墨描述了张雅鹿父母对抗金融巨头的渺小与绝望,手眼通天的富豪和势单力薄的平民,好一出现代版《白毛女》。
这个时代互联网还只是少数人的狂欢,纸媒才能点燃人民群众的怒火。
日报销量暴涨,顺势做起跟踪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