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王家表姐妹们的羡慕,甚至嫉妒了。
柳蘅才进了门,正坐在软席上靠着熏笼做针线的婢女阿梨和阿桃忙放下针线迎接,一个口中抱怨道:“娘子回来了,快来暖暖了。”另一个则道:“我去给娘子端碗姜汤来。”
阿杏则放好了纸伞后自去取了双罗袜过来,“娘子换双罗袜吧。”
柳蘅本因心事有些恹恹的,看到几个婢女如此贴心,脸上才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容来。待众人服侍她换了罗袜,又脱了披风,换了件半就不新的薄袄,坐在软榻上喝了姜汤后,阿桃和阿梨与阿杏打了个眼色,这才低声问道:“长安来的书信,莫不是接娘子回长安的?”
“是接我回长安的。说是今年祖母六十大寿,襄城伯府有意大办,缺了我这个嫡孙女,柳氏脸上也无光的。”柳蘅淡淡地道,并不见能为回长安而有半分的欢喜。而她口中的襄城伯,便是她的大伯父柳赞,自祖父处的襄城郡侯降了一等袭了襄城伯的爵位。
阿杏的年纪最长,如今已经十六岁了,知道一些柳蘅的心事,便劝道:“婢子不知道什么大的道理,却知道这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娘子早些回去,同太夫人和柳家诸人相处的时日长些,感情也会好些。王家上下虽待娘子如王氏亲生的娘子一般,但娘子终究是姓柳,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我知道的。”柳蘅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她自三岁起就送到外祖家抚养,如今已经十年了。肃州离长安路程遥远,这么多年里,长安柳家也不过每年年末和她生辰时,遣了管事下仆来带着礼物过来,至于亲人半个也无露面的。故而她心中对于柳家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好感。更何况,她的继母并非是普通人,而是当今天子的同母妹妹,晋阳长公主。一般人家的继室待原配嫡出的大娘子,自然是捧着敬着,但是公主却完全可以不管不顾的,尤其这位晋阳长公主还是出了名的善妒。
阿梨也道:“老夫人素来疼爱娘子,皇太后和老夫人可是嫡亲的姐妹,娘子回长安去,老夫人定会想法子请皇太后多加照料小娘子的。”
“是呀!婢子也听府中的老人说,夫人尚未出阁前,和晋阳长公主素来交好呢。”阿桃也道。
柳蘅却是心底暗叹,皇太后同外祖母自然是姐妹情深,但是却并非当今皇帝的生母,丁太妃才是皇帝和晋阳长公主的生母呢。哪怕天下人都传说皇帝敬重嫡母,她也不敢十分相信的。
柳蘅早就看出了,王家上下虽然待自己不错,但就算最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也没有打算收留自己一辈子。她明白,纵是每日里锦衣玉食,高床软枕,王家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