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了会儿话就抱着白玉如意离去了。
待杜氏离开了,姜太夫人方对着向氏叹道:“若非先帝一意打压豪族世家,我王氏的儿妇也轮不到这些望族偏远房头的女儿来当,我本以为郑氏小家子气没有胸襟,不想杜氏也是这般,眼睛只看得到一寸三尺远而已……”
向氏忙劝道:“太夫人快别这么说,二夫人这些年里主持家中大小事务,虽小有纰漏,但有太夫人您在后头撑着,也算是颇有章法的。再说她有不足之处,太夫人自可教导一番就是了。”
向氏不同于一般的奴仆,而是姜太夫人乳母之女,自小一起长大,随着姜太夫人嫁来王家四十多年,从来都是忠心耿耿的,在姜太夫人心中的地位不低,故而这些话她才敢说出来。
姜太夫人摇了摇头,神色中有丝晦暗之色,“说起来,还是令则当年任性之过。若是她依着我和她阿爷的安排,嫁于当时的齐王,现在的陛下为继妃,我们王氏也不会被陛下冷在冀州十余年了……”
此时向氏不敢随便劝说了,只因姜太夫人口中的令则,正是柳蘅的生母,当年按着太夫人意思,并非是嫁于柳家去的。谁知道素来温雅大方的王家大娘子竟然也被柳家玉郎给迷了心,非柳家玉郎不嫁呢?
“太夫人,这怎么能怨大娘子呢?她那个时候年少不知事,要说起来,还是柳家的错,娶了大娘子过去,却让大娘子落得母子双亡的下场。”向氏也是自小看着王令则长大的,自是知道姜太夫人话语间虽责怪王令则,但是心里未尝不心疼这个早逝的女儿,便将一切都说成是柳家的错。
“嘿,嘿柳家……柳家这些年踏着我儿的尸骨得了公主下降,在长安城里风光无限,也快要到头了!”姜太夫人眼中尽是冷芒。
向氏心中一颤忙地下了头不敢多说什么。
姜太夫人想起什么似的,对向氏道:“阿向,二郎这次去长安,我想你跟着一道过去。不是让你照看二郎,而是让你多多在蘅娘那儿用点心,毕竟在王家长到这般大,若是被柳家人轻易就笼络过去了,我们王家这十年的心思可不就白费了?”
向氏忙应喏了脸上却露出不舍之色来,“老奴这一去也不知是多久,最舍不得离开太夫人您呢。”
姜太夫人笑道:“我又何尝离得开你?只是我一放心蘅娘,二则不放心二郎。三嘛,就是想让你提前打探一番长安如今的情势。其他人去,我可不放心呢。”
向氏听了这话,心里一热,忙又表了一番决心。
而另一端的杜氏捧着白玉如意回了房,接过婢女端上的茶盅喝了两口,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