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子进来啦。”阿杏有些关切地在门外说,待看见宇文荣在屏风外头,心里才是一松,屈膝给他行了礼,这才转去了屏风后头。
“郡公当真是守礼呢。”阿杏的语气是在夸赞未来的郎主,“比王家四郎好多啦。方才听王家的婢女说,王家四郎不太愿意娶朱家的兰娘,同舅夫人已经闹了两回了。舅夫人气不过就让王四郎回河北去了,说是去安置王家的一些产业祭拜王家的亡人,其实是让他去看看河北的情景明白王家如今的形势,晓得些事理呢。”
柳蘅这才想起今日不见表兄王卓的身影,竟是回河北去了。想起曾见过两家的朱兰娘,对她的印象是极好的,二舅母若是得了这样一个儿媳,他日王家再翻身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个好媳妇可是惠及三代人呢。若是娶了个空有出身却无心胸狭窄目光又短视的女子,那可真是糟糕了。但愿王卓表兄如舅母所想的那样,有些长进才是。
柳蘅才梳妆好,王映华便笑嘻嘻地进来了,“表妹,河间郡公果然看重你呢。只是他那双眼睛真有些吓人,你以后的孩儿若是也这般可就不太好呢。”
“有什么吓人的?还有说什么我以后的孩儿?我看是表姐你心急了吧。”柳蘅白了王映华一眼道。
“好啦,都这个时辰了,我们去寻舅母一道用素斋吧。”柳蘅可不想再和王映华讨论宇文荣的眸色问题,个人品味不一样,审美是绝对不会相同的。
两人一道去见了杜氏,用了一顿可口的素斋后,杜氏让王映华先自个回屋去替她抄写一卷佛经,她则和柳蘅一道慢慢在禅院外散着步。
“阿蘅,今日河间国公给我请安,若不是看着你的份上,一个郡公怎会向我这四品的郡君夫人请安呢?今年九月你就及笄了,到时候婚期应该就能定下来了。”杜氏看着柳蘅语气颇为感慨,“一转眼你就这么大要嫁人了,舅母手里没有多少东西能够给你的,这是万年县大杨镇外三百来亩地的小农庄,就当是舅母给你的添妆。”
“舅母,这个我不能收。再说了,难不成我嫁人时舅母不亲自过来么?”柳蘅忙拒绝杜氏,王家出了大变故之后,杜氏手中的钱财可是她们母子三人安身立命的资本,她如何能要?
“这是舅母的一番心意,你不收难道是嫌少了?傻孩子,快拿着。”杜氏故意沉下脸来,非要柳蘅收下小农庄的地契。
“等你表哥和阿诵都从河北回来了,我会托你杜家舅舅像孩子去吏部给你表哥谋个官荫的缺,纵使是□□品的小官也使得的。到时候大概要离开长安了。”杜氏想起儿子资质平庸,心性也软弱,心里就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