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兰娘是个好姑娘,只是与你表哥的亲事还要再看。至于你表姐,自然是跟着我们一道走的。不过她的亲事无需担心,我娘家哥哥嫂嫂都很喜欢你表姐,他们的小儿子同你表姐的年纪相仿,他们的日子定在了明年的年底。”杜氏脸上带笑,心中却在叹息,若是王家还未出事,女儿又怎么会嫁给哥哥最为木讷的儿子呢?不过就算嫁入高门,以映华的心性也未必会落到好处,这样也不算差了。
“舅母都安排妥当了呀,那我就放心了。”柳蘅道,“待表姐成亲了,也是在长安,我们姐妹也有个说亲近话的人了。”
“到时候映华就要劳蘅娘你照拂一二了。”杜氏执着柳蘅的手说道,这个也是她这次同柳蘅一道来卧梅庵最主要的目的了。
“舅母放心吧,我同表姐自小一块儿长大,好似亲姐妹一般,自当互相扶持的。”柳蘅应承道。她当初让人去打听了杜氏哥哥家的事儿,知道杜引的幼子性格木讷,甚至可以称得上笨拙了。但是以王映华如今的身份,若非舅父家的表兄弟资质太过平庸,杜引的妻子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再则,男子即便蠢笨了些,只要待王映华好,就算不上什么缺陷了。
杜氏没有了心事,柳蘅对宇文荣也放开了一些疑惑,这一夜,众人都歇息得极好。又过了两日,杜家人来了,说是杜家有事,杜氏就带着王映华回去。柳蘅婉拒了杜氏一道回去的提议,说是要在庵中再停留两日才回。杜氏只得叮嘱伺候她的人多用些心,方带着王映华等离了庵堂。
“娘子为何不与舅夫人一道回去呢?这庵堂的景致再好,这两天也都瞧遍了呢。”阿桃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看柳蘅慢慢悠悠的在竹林边赏玩,说了心里的疑惑。
阿莲和阿杏却是有些明白柳蘅的用意,两人也不说穿,只是笑道:“娘子想晚几日回府自是有她的用意的,你只管用心服侍便是了,哪里这么多话呀?”
柳蘅笑了笑,又在竹林树影间闲逛了一会儿,这才回了屋,拿出了做了一段时日的衣袍与一双枣红色的皂靴。浅蓝色的锦缎,分明是男子衣裳才会用的料子。这正是她给宇文荣准备的生日寿礼——亲手做的衣袍和鞋子。
“明日里再给他煮一碗寿面。”柳蘅有点小得意地暗想,刷高在未婚夫心中的分值,柳蘅觉得并不太难呢。
次日里,柳蘅寅时末就起身了,然后借用了庵堂的厨房,亲手去和面粉擀面,只是待得太阳都升得老高了还不见宇文荣的身影。被人放鸽子了,终究是不爽的,哪怕心里一直在给对方找理解。
“九娘子,郡公身边的随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