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但是与海权有关的著作已有不少,而且马汉已经对海权产生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冯承乾深知“海权论”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哪怕冯承乾不了解“海权论三部曲”,也有能力影响与改变历史。
人员方面,即便没有冯承乾,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缺乏优秀官兵。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军官兵在技能、修养与士气上,都明显高于对手。
关键,还是物质基础,即战舰。
建造战舰,考量的是一个国家以工业与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现实很残酷,作为新兴工业强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业实力还不够强大,科学技术也不够先进。
冯承乾说得很明白,即便帝国奋起直追,也要十年之后才能初见成效。
说得再简单一些,即便腓特烈三世全力支持海军建设,也需要花上十年的时间来巩固与夯实基础。
至于腓特烈三世关心的花费,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冯承乾并不指望皇帝能够立即做出决定,只希望腓特烈三世能够深入思考一下,早日认清海军的重要性。
所幸的是,腓特烈三世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皇帝。
“勃兰登堡”号即将进入威廉港的时候,腓特烈三世再次把冯承乾叫了过去。
“我考虑好了,回去之后就找宰相商量。”腓特烈三世这两天也没休息好,大概一直在考虑海军的事情。“也许达不到你提出的要求,但是肯定比现在好得多。我会替你争取,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陛下有什么希望?”
“得到一支强大的海军。”
冯承乾笑了笑,没有接这句话。
腓特烈三世也笑了笑,说道:“不需要女王那样的海军,只要能够与之抗衡,在必要的时候发挥必要作用的海军。”
“这么说,陛下需要的只是一支‘风险舰队’?”
“风险舰队?”
冯承乾一愣,知道自己又说漏嘴了。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要到十多年后,受到重用的提尔皮茨海军元帅才会提出“风险舰队”理论。
“简单说来,就是一支能够让敌人有所忌惮,从而不敢轻易向帝国开战的舰队。”
“具体一点。”
冯承乾稍微沉思了一会,说道:“大英帝国的安危系于海军,国家利益也系于海军。如果我们的舰队能在海战中重创英国海军,哪怕不能取代英国,也能让英国丧失全球霸权,被其他列强取代。只要有这个风险存在,英国就会有所忌惮,从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