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首页

第241章 奋起直追

第三次中东战争,成为了中国陆军现代化建设的分水岭。

当然,这并不表示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中国就不重视陆军的军备建设,毕竟在以全面军事对抗为主的冷战中,任何一个军兵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陆军又是国防力量的主要支柱,也就不可能不受重视。

只是,重视本身也分成了好几个级别。

大战结束的时候,中**方就发现,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拥有比中国陆军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虽然在经历了大陆战争之后,中国陆军已经拥有规模超过德军的装甲部队,但是在装备性能上,中国陆军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大战结束的时候,从步兵最基本的武器步枪到重型坦克,德军的装备都有着明显的性能优势。比如,当时最先进的重型坦克与中型坦克都属于德军。除此之外,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拥有性能最好的坦克炮与大口径榴弹炮,最好的反坦克火箭筒,乃至最好的火箭炮。

可以说,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陆军装备优势最为明显。

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引进了五种坦克的生产技术,还引进了高压坦克炮的生产技术,甚至购买了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弹,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坦克,保留了大量德制坦克的特点。事实上,即便到战后,在从俄国、英国与美国获得了大量坦克生产技术之后。中国陆军研制的新式坦克也秉承了德制传统,自有的特色并不明显。

战后,中国也试图摆脱德制坦克的影响,只是很多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此外,中国在战后研制的很多陆军主战装备,受各种因素影响,在性能上都无法与同期的德制装备相比。

比如中国在战后研制的第一种主战坦克。采用的是九十毫米坦克炮,而德军在大战末期研制的中型坦克就已经开始配备一百毫米坦克炮,其战后的第一代主战坦克配备的是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在防护上。中国的第一种主战坦克只达到了大战末期中型坦克的水准,而德军的第一代主战坦克的防护水准超过了大战期间的所有中型坦克,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大战期间的重型坦克。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七零年代中期。

当时,中国陆军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研制,而且最后采用了由英国生产的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之后才得以问世,而德军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坦克炮不但达到了一百一十五毫米,而且是滑膛炮,穿甲威力远超过一百零五毫米线膛炮。此外,德军第二代主战坦克的防护水准与机动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爱意随风起 历史 /
爱意随风起
春风榴火
林以微考上了一流大学,周末全天泡图书馆,在便利店打工补贴生活费,卖出画作换取...
603409字04-27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炖rou计 历史 /
炖rou计
是今
" 为了能够得到他的心,她十八般武艺用全,终于大彻大悟,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时他...
408930字05-25
从鱼 历史 /
从鱼
春溪笛晓
115670字09-23
窈娘 历史 /
窈娘
春未绿
114020字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