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孝明帝封为蜀王,唱声入殿,大半寒门亦或者投入刘冀羽下的臣子皆急急起身恭迎,而少数仍保士族风骨,不愿与寒门同流的王谢等世家臣子,虽也站起身,可却比寒门等人略显温吞,且面容平静,并无一丝热切之意。
只是百官刚站起身,尚未见刘冀的身影入门,又听一声唱音传来:
“太子殿下到——”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两道唱声,一起一伏,乍听下,竟似蜀王携太子前来一般,引得殿内寒门乍喜,世家暗怒,而传唱的宦者也惊觉不对,以至于往后几声,均是战战兢兢,颤颤巍巍,不似先前悠扬高昂了。
“见过太子。”刘冀刻意候在殿门不远处,又一路看着来人缓步慢行,为的便是先声夺人,先压下刘珩一筹,口中也不似以往那般以兄弟相称,而是直截了当的唤了太子二字。
横竖在他眼中,今夜大局已定。
刘珩瞥了眼刘冀眉宇间的洋洋得色,不甚在意,淡淡颔首,道:“蜀王免礼。”说罢也不欲停留,径直朝殿门行去。
这般无谓的神情举止,令刘冀仿若一拳打在水中,心中极为憋屈,可一见刘珩离去,也就顾不上随在刘珩身后一同入宫的萧谨等人,转身快步追上前,竟是比刘珩快上半步踏入殿内。
此情此景,使得大殿内的百官神情各异,不过仍纷纷离席行礼: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蜀王。”
即便寒门再如何得势,刘珩仍是太子之尊,一国储君,该遵的礼节不可少,毕竟,并非人人都似蜀王那般胆大包天。
“免礼。”刘珩袖角轻扬,也未与王焕等人多言,孤身一人行向正堂二尺玉阶下左侧首席落座,而玉阶之上摆放的长几与锦席,乃是孝明帝的之位。
原本,蜀王之位应设在太子下首,然则刘冀仗着监国之职,又不愿屈居刘珩之下,便在殷贵妃安排之下,坐于与刘珩相对,同为玉阶下右侧首席,算起来,那本该是王焕之位。
至于萧谨姜柏等人,则是按官职高低,自寻置有名牌的几席,姜柏不偏不倚恰好位于殿中,而萧谨由于官职最低,坠在席尾处。
按理而言,立下大功,前程似锦的萧谨,再不济也应与姜柏一般,不应落在席尾,可今夜着手布置庆功宴之人,正是殷贵妃,她既知晓萧谨与太子的干系,又怎愿意让萧谨出头?若非孝明帝钦点,殷贵妃连萧谨之位都未必会设。
太子与蜀王入席,这宴便算开一半,大殿西北角中编钟编磬,箜篌琴瑟,悠扬齐鸣,不知是声乐之故,还是另有别因,大殿中沉闷的气氛逐渐舒缓,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