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闺蜜,但你已渐远,不论对错,若你不喜,我便消失,只愿你善待爱你之人。”
徐宜舟看得几乎要把手机从公交车窗之上扔下去。
上面那段话是周灵夕在转发了那条微博之后,跟着发出来的。结合上下文的关系,极大的发挥着围观群众的脑补能力,而因为有原北名气的加持,再加上周灵夕这两年自己累积的粉丝,这两条博文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好事的人人肉来人肉去,人肉出了孙瀚清的身份,他当年是s大出名的校草,毕业也就两年多,转眼就有人把孙瀚清和徐宜舟的大学故事给八了出来。孙瀚清是出了名的情圣,就连徐宜舟身边的朋友大多数都觉得他是难得的好男人,更别提其他人了,大部分都觉得能站到孙瀚清身边,徐宜舟简直就是言情小说里描写的女主角,上辈子大概拯救过整个s大的学生。
一个又一个并不完整的片段,被拼凑成了与事实完全背离的故事。
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徐宜舟也被挖了出来,她的大学生活,她的笔名,她在网站上写过的文……
于是,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徐宜舟成了“因为嫉妒闺蜜而抱名作家大腿踩闺蜜的恶劣小写手”,再加上“践踏韩星般英俊的男朋友心意的骄纵女人”;孙瀚清成了“最深情校草”;周灵夕成了“灵气十足的新兴美女作家、最佳闺蜜”;原北成了“被利用的大作家、极可能打压小作者的名作家”。
别人也许不知道,但徐宜舟却非常清楚,最初发博的那个号,根本就不是什么义愤填膺的粉丝,而是周灵夕自己的小号。这是一场由她自导自演的闹剧,不管这事件最终出来的版本会是什么,周灵夕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她借原北的名气,炒热了自己,顺便狠狠踩了徐宜舟一脚。
作家炒作自己并没什么大不了。从某些情况上来说,作家也和明星相似,虽然她自己并不擅于此道,但徐宜舟仍然明白炒作和宣传对一个作家成名的必要性。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网文如百花齐放的时代,适当的宣传,的确是提升一个作家名气最有效的办法。
但徐宜舟无法接受和原谅,周灵夕借她的手,利用了原北。
她正怒刷着微博,但手机屏幕忽然一下暗去,她的手机电量终于宣告彻底完结,包里充电宝的电量也早已用光,徐宜舟从网络的世界跌出来,回归现实。
公车仍在缓慢前行,红绿灯交替闪动,车窗外是排成长龙的大车小车,路边骑自行车的人很洒脱地超越着马路上堵成狗的车子,她满眼都是这个城市繁忙的模样,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