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妹妹年幼,要真是去那边上学,还得另外租房子住,小区环境也很重要。小孩子现在不定性,周围不能有太坏的榜样,要不然,也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了。这所有的事情,不能到那边以后抓瞎,都得提前在网上搜索。
钱要省着花,旅馆什么的也得再三挑选。花了三天时间准备,然后,兄妹两个就踏上了去b市的道路。
陈思涵选的是q大附近,周围有五所小学,两家公办的,三家私立的。这会儿已经放暑假了,陈思涵费了半天劲儿,才从门卫大爷那里打听到几个班主任老师的姓名住址。
要上门拜访,还得带上礼物,陈思涵自己也是念过小学的,知道爸妈当年曾经给老师送过购物卡之类的东西。几个老师都送,那是不可能的,还没决定要不要来b市念书呢,就先扔出去肥肉,不划算。
再者,就算是决定要来这个小学,谁知道将来妹妹会分到哪个班呢。所以,思来想去,索性不找班主任了,专门找小学附近的小区,带着妹妹在小区蹲点,看见有上了年纪的带着和妹妹差不多年纪的小孩儿出来玩耍的,他就上去搭讪。
一来二去的,还真打听到不少东西。首先,现在的小学没有借读费了,高级一点儿,大家都叫赞助费,要不然学校招收名额满了,你就是分数够,都不一定能上,分数不够,那更不可能了。
一句话,说白了,就是有钱你就能挑学校,没钱哪怕是最破的学校,估计你也进不去。b市人口越来越多,上学的小孩子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个班都是有规定人数的,人数满了,就不再招收了。可多出来的小孩子总不能不读书吧?
现在这社会,家长最看重的,就是小孩子的念书问头。陈思涵也知道,当年陈思韵上幼儿园都差点儿愁白了爸妈的头发,费了多大劲儿才让妹妹进了第一小学的附属幼儿园的,这好的小学,能让妹妹一步踏入好的初中。不好的小学,从根子上教坏了妹妹,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又回到原来的问题上了,现在他们家,就剩下五万不到了。好一点儿的小学,借读费,哦,不,赞助费,至少要两三万,还不一定能将妹妹排到最好的班级,中等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轮得到。
他要是上了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至少得七千。还有租房子,押一交三,又是五六千。锅碗瓢盆总不能从老家带吧?
简直要愁死了,陈思韵见他哥哥从回来就一直皱着眉,就忍不住伸出小胖手,替他揉揉眉心:“哥哥在发愁什么?那些小学都不要我吗?我考双一百也不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