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静贞从内心深处早就意识到了,这份工作绝非她内心向往。
一份工作,首先,需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强项和兴趣爱好,工作才能成为毕生奋斗的事业,徐静贞清醒地意识到,这两点都和目前的她,全不相符。
职场是一个看能力长板的领域。
所谓的水桶原则,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是看你最短的那块板子,这个理论在社会分工极大细化,每个领域的专业壁垒越来越强的趋势下,已经逐渐失去应用场景。
而现在的职场,特别是在一些技术更新换代特别快,理念和工具转换特别迅速的行业,长板理论才更能占据职场的优势。
长板理论就是说,要找到自己的最长的那块板子,也就是自己能力的最强项是什么,基于这块板子,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然后充分地利用起来,作为自己最无可替代的价值。如果在这个年代还在拼命地去补自己的能力短板,那么当你辛辛苦苦把自己的能力短板补成60分,会被自己70、80分的同事轻易打败。
徐静贞的能力强项,不符合她目前的岗位和这个岗位日后职业发展轨迹的能力模型。
她的能力强项,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个她自己也纠结了很久没有答案的问题,好在她的岗位,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足够清闲,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在孙协安的帮助下,逐渐寻找。
徐静贞其实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找到自己的能力强项的。
有那么一段人生中特别重要的时间,虽然目的既幼稚又愚蠢,为了追上前男友高超的逼格,一半是学习,一半是兴趣,她开始看电影。
而她的看电影,和一般人周末没事,和男女朋友约会去电影院看个国产脑残烂片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
她每周至少看两部电影,每部电影要写影评。每部电影,她都要阅读大量电影相关的资料,包含导演,演员,当年的社会背景,电影造成的舆论和社会影响,获得的奖项……
当然,能同时让她查阅这么多资料的电影,也必然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八度半》、《偷自行车的人》、《公民凯恩》……那么多在电影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电影,她一部一部看过,一部一部研究,一部一部被感动,一部一部写影评。
这个看似有点枯燥的研究过程,其实充满了感动和总结,让徐静贞从打发时间的出发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获。
她把她的影评发在一个论坛上,因而收获了不少同好于此的朋友,对于电影、对于人生、对于所有新鲜的体验,她有了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与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