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神情有异,以为她是恼了刚才那姓柳的书生轻浮之举。也是,哪有个外男瞧见主人家姑娘而不回避开去,竟还一幅大大方方的样子,看来此人应该尽早打发了去。“姑娘莫恼,明儿我便去问下外院那边,瞧这柳书生应该是大好了,眼瞅着就要过年,咱们府上确实不大方便留他。”
姚姒垂了眸嗯了声,内心却涌起一阵惊涛骇浪来。
上一世柳筍明明是在开平二十三年才出现在京城的,而今要过了年才是开平二十二年的年号,为何他提早了一年多出现在京城,而今又这般巧合下被她的马车所撞?姚姒的眸子几经明灭,上一世的记忆纷纷袭来。
开平二十三年秋,那时的柳筍也是生了场风寒,寒门子弟病倒在路边无人问津,却因缘巧合被她所救。当时她已是巧针坊的绣娘,为了救他,她花光了手头上所有的积蓄替他请大夫瞧病。那时皇帝病重,不知为何朝庭加开了恩科,后来柳筍高中状元,接着皇帝便驾崩,从而恒王即位改元庆德。庆德皇帝甫一登基,柳筍便以一篇开海禁的通略从而得到了庆德皇帝的重用。再到后来,柳筍在京城有了府邸,而那时她的眼晴已经熬坏,再也做不得绣活,柳筍以报恩的名义接她入府,其后柳筍的妻室从老家上京,她心恢意冷下才遁入了空门。
如果说柳筍提前出现在京城的原因,姚姒也只能有一种猜测,他必定是冲着明年的春闱而来的。可上一世,她并未曾听过柳筍在开平二十二年有参加过春闱。
好似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不管是早是晚,这一世她还是和柳筍遇上了。姚姒心里升腾起莫大的不安。她想到了姜氏,她曾那样努力地想挽救姜氏的性命,可终究还是失败了,世事仍然按着既定的轨迹而走。她不禁心惊肉跳,难道姐姐也会遭遇到不测,而她再怎样力挽狂澜,却仍然逃不开青灯伴古佛的命运吗?
这一夜她辗转难眠,早上起来时眼底下一大片的青色。想到今日还要去恒王府,一会赵斾会来接她,她头一回子往脸上敷了些粉,她的眉生得英气,又往两颊上了些胭脂。到底是年轻,肌肤底子好,这样一妆扮,倒显出与平日里不同的潋滟之色。
赵斾恨不得把她藏起来,她所有的美好他都不希望被他人所看去。只是他不能,这样的念头无声熄灭在心底,他亲自扶她上马车,今儿他却不骑马了,和她挤了一车而行。
毕竟是去恒王府,他一路上和她细说了恒王府的现状,包括恒王妃刘氏和郭侧妃李姨娘等人的性情以及这些人身后的家族都一一说给她听。“恒王妃不是个刁钻的,你莫怕,一会子我怕是不能进后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