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云州后,叛军队伍迅速扩大,一路南下连克两州后,大军赫然朝着京城而来。
然而,还有更加火上浇油的,正当皇帝震怒于反贼称王之举时,南方发生大地动,数万人伤亡,财产损失无以数计。
伴随着地动,长江数个支流堤坝损坏,又兼梅雨季节,江南数州发生涝情,无数良田被冲毁。
这下,老天爷亲身上阵,把“皇帝失德”这顶帽子扣得稳准狠。书院派也不知道该为老天帮忙而高兴,还是为江山震动而忧心,但不管怎样,要求皇帝下罪己诏、释放周黄傅等人的声音是越来越大了。
但这个时候,皇帝已经顾不上什么书院派了,眼看仁王叛军一日日逼近京城,皇帝赶紧调集多路大军,一半去云州截堵叛军,一半进京保卫京师,因京城靠近北方,南方军队调动需要时日,皇帝便连守卫北地的抗戎军都调动了半数人马。
当然,这关头他不敢调傅家或者黄韬学生带领的军队进京,只能调剩下唯一信得过的姜家军。
其实姜家跟如今被他穿小鞋的书院也不是毫无关系,虽然姜家子弟在书院读书的不算多,但儒院院长周冷槐的正室夫人却是实打实的姜家女儿,按说皇帝不应该在这关头信任姜家,但姜家用他们的表现赢得了皇帝的信赖。
去年姜承元抗戎不利其实有着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朝廷严重拖欠军饷,当时说是二十万大军抗戎,扣去夸大的、老弱病残的、吃不饱饭拿不起兵器的等等……真正与蛮子对抗的军队其实也就是三万之数,打不过简直太正常,因此姜承元背个抗敌失利的罪名被撸职,实在是有点冤。这点皇帝跟姜家都心知肚明,但姜家有眼色,不仅一点儿没怨恨,事后皇帝私下召见姜承元,想假惺惺说些自己也不得已的话时,姜承元十分给皇帝面子,自承过失,把错都揽在自己身上,把皇帝说的心里熨帖之极。
而周家出事后,姜家没有丝毫营救周家的举动,反而积极为周夫人与周冷槐和离而走动,日前皇帝为傅元辛案憋火时,姜家家主更是主动献忠,用姜家的力量压住蠢蠢欲动的傅家,稳住军心,才使得皇帝最终下了收拾傅家的决定。
如今傅家军和黄韬一系的将领完全不能信任,虽然姜家跟周家还有周夫人这个牵扯,但矮子里拔将军,为了自个儿龙椅别被叛军抢去,皇帝还是调了姜家军入京。
天下生乱象,想要问鼎江山的自然不止仁王一支叛军,除了其他小股不成气候的叛军外,更加想往皇帝宝座的,不是别人,正是分封在各地的王爷,也就是皇帝的叔伯兄弟们。
皇帝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