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没有追究已经算好事了。
只是既然姐姐有心补偿,刘易心中虽然不满,但还是同意了。
最终,刘家和巴贡大师一行决定于两天后走,主要是刘家要收拾的太多,还有一些仆人想要在日光城带点成都没有的东西回去,所以颇有些耽搁了。
其实刘家商队这次也不算是空车回去,因为车上装满了各种皮草和各种吐蕃土货,其中甚至还有大周朝廷明令禁止的青盐!
大周朝廷自然不允许民间有任何的贩卖私盐的行为,抓住就是重罚!但即便是这样,民间依旧有许多私盐贩子,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贩卖私盐真的利润高?
在吐蕃因为有很多盐湖本身就产盐,甚至都不用刻意去晒去干什么的,那些湖的周围整块整块的结晶盐,都是常年自然条件下生成的盐,而且品质还不差。
大块的结晶盐稍加研磨,便成了粗盐,彼时的很多农人家里食用的便是这种盐,这种盐因为颗粒较大,还有几分杂质,吃起来有几分苦味。
而盐湖稍微中心一些的地方的盐晶经过研磨,将会变成颜色有些泛青的细盐,大周稍有一些钱的人家便会用青盐就着柳条刷牙,而且这种青盐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苦味,乃是盐中上品!
只是朝廷中青盐价格奇高,要数百钱一两,这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自然太过昂贵了!
但是若是在吐蕃,只需要价值几十钱的货物,就可以换来一斤的青盐,而且还是品质上好的青盐!
和朝廷中的数百钱一两相比,吐蕃这里的青盐便宜的何止百倍?而且各种品质还会更好一些!
所以,即使朝廷对于走私私盐惩罚很大,但还是挡不住民间对于利益的追逐之心。
毕竟再怎么说,刘易前世的某个大人物说过——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时,商人可以冒着生命危险!
这一切的一切都会经过刘易之手,刘易如何会不知道?但刘易这厮没有一丝一毫的大义灭亲的想法,主要是他刘易对于刘家的认同感在加深。
同时,他刘易都已经不再是六扇门的人了,贩个私盐怎么了?这种杀头的买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回去的路上,刘易多了个心眼,回头多瞟了几眼,却发现有人不在,当即问道:“云济大师呢?不同我们一起回去?”
姐姐笑道:“云济大师云游四海,怎么会同我们一起回去呢?”
一旁的巴贡大师微微一笑:“云济之前已经同我打过招呼,说可能不会同我们一起回去了,因为他还要留下来同很多大师交流佛法!”
刘易这时才想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