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
急救包等新型装备,由公孙良生等军队指挥官统筹安排,按一定比例分发到一线作战的将士手里。
同时,作为春天刚建起了一半的大药庄,则要先面临第一次作为军队以及百姓战时救助医院的大考验了。此事自然由李老亲自坐镇指挥。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关内朝廷的军队来袭。
京师里,为了谁出征的问题,是在朝野上争吵了起来。
本来,朱铭的年纪,足以是独自为政了,事实却是,从新皇登基第一天开始,新皇的龙椅背后多了一道珠帘。后面坐的人,当然是垂帘听政刚当上太后的孙氏了。听说此举,全是因为
新皇自己对孙氏提出的要求。
朝廷百官因此有不少非议,认为孙氏这是后宫干涉朝野,实为不妥。但是,朱铭那个性子,什么事都办不成,别人给的主意他又做不出选择,几乎一事无成。没有孙氏,新皇恐怕一道决策都下不了。全国每日有那么多事情需要新皇决断,这样的情况能成吗?还不如孙氏把权,最少不会耽误国事的日常处理。
在这样的情形下,造就了孙氏独揽大权。因此新皇登基七日后,见朝野基本表面归顺,对她没有什么太大意见之后,孙氏开始履行自己的计划了。
由于朝野中,在万历爷时期,已经有不少大臣主张要向北燕开刀。基于此,孙氏提出要打北燕收回护国公权力的时候,朝野的反对声并不强烈。
接下来,一切顺利进行着,召集军队,准备马草。天气转暖,对于不耐寒的朝廷军队去攻打北燕,又造就了很好的条件。最后,只剩下让谁带领军队出发了。
孙氏肯定不会让朱铭亲自上战场的,于是提出了,为了鼓舞士气,让朱铭的兄弟上战场,等同于新皇亲征,可以最大限度稳定军心,保证胜利。
无疑,孙氏这话一放出来,先炸开的是不是朝野,而是后宫!
有成年皇子可以出征的妃子,全部往太皇太后的福禄宫跑去了。皇子未成年的妃子,一样是犹如惊弓之鸟,心惊胆战。
大家心里都明白,孙氏这是要新皇效仿万历爷,对亲兄弟们赶尽杀绝。
妃子们在福禄宫里哭,太皇太后却像是年老体衰了,宫里大权都落在了孙氏手里的样子,爱莫能助的,后来干脆闭门不见客。
那些女子由是心头都寒了,开始蓄谋怎么在朝野和后宫里一块闹。
对此,孙氏早有准备,先是把庄妃喊了过来,苦口良药地对庄妃说:“你看看,你那十爷——你我是好姐妹是不是?太子都登基了,本来,我也想让你儿子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