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里桥一带本就是县城的偏远地带,地价也便宜,在校区建设后期,尤晓莺便有意识地囤积了学校周围的一大块土地,用于今后的校区扩建以及修建教职工宿舍。
这次临行前,方远又提起职工宿舍这件事。学校返聘的退休教师,觉得三里桥太荒凉了,宁愿每日在学校与住家之间来回奔波,也不住宿舍。直到今时今日,当初规划的两栋职工宿舍自修好了一栋,但还有一大半还空着。想要招揽留住人才光是高工资远远不够的,还得适当地投点香甜诱人的鱼饵下去,才会有大鱼上钩。学校为新聘人员的吃住问题都考虑地这么周全,如此的诚意满满,还让这些中专生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刚刚一面说,尤晓莺就一面用眼角的余光去观察底下众人的反映,有的人依旧无动于衷,但已经有一小部分人踌躇满怀、跃跃欲试。她想自己这回是成功了,虽然不知道到底打动多少人,但她有信心他们此行绝不会一无所获。
“如果大家对我们学校还有什么疑惑,可以举手发言。只要我和魏海魏老师能回答的,都会尽可能解答的。”尤晓莺估摸着时间不早了,也就快速地切换到提问环节。想要在这些学生心中树立起对明桥小学的良好印象,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光靠她一个人自娱自乐可不行,要多与学生互动才行得通。
话音刚落,便有七八个学生高高地举起手。尤晓莺注意到举手的人里面只有一个女生,就点了她的名。
那女孩紧张得脸蛋红扑扑的,说起话来带点小结巴,但所幸越说越流畅了。
“尤姐,你、你好。我是教育管理专业这一届的毕业生,可、可能你没听过。这个专业才从教育学里分出来不久,我是第一届毕业生。好多人对我们这个专业不了解,分配时特别冷门。我就想问一下,我这个专业,你们学校会招吗?”
教育管理,尤晓莺还真是第一次听说,可管理管理顾名思义肯定和教务工作沾点边。现在学校的教务工作基本上是胡老一个人在操心,尤晓莺也忧心他毕竟年纪大了,想趁这次机会找几个年轻人回去分担他的工作。正愁不知道具体哪个专业好,这小姑娘就跳出来了,简直是一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尤晓莺笑道:“当然可以。可能我刚才没有说清楚,只要是教育相关专业的我们都急需。”
那小姑娘欢喜地点点头,说了句谢。
接着尤晓莺有点了几个男同学,尽管只有一小撮人很踊跃,但胜在基数大也没出现过特别尴尬的冷场。
叮——不知不觉二十分钟转眼即逝,上课铃响了,不少人都准备起身回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