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可企及的一个梦。
巨大的欢迎条幅下,是一对男女携手相望的油画小像,男人嘴边蓄了圈极有男人味儿的胡子,穿着一件红色衬衫,与画中同样穿着红裙的女人笑容甜蜜。
“原野这回是带着妻子来的,听说长的很漂亮呢,真是这个圈子里的天作之合啊……你说当初那原野毕业的时候到底是走了什么好运,竟然能碰上这样的机会……”
不知是阳光太强还是那红色太过刺眼,周嘉鱼有一瞬间觉得自己眼前是黑视的。耳边学姐的话还喋喋不休,她攥紧了肩上的背带,只觉得胃里一阵一阵犯恶心。
☆、第十章
每个年轻的女孩大抵都会有一段或两段失败的情感经历,或亲情或爱情,终是不能圆满。原野,就是周嘉鱼曾经青春时代那个有始无终的标志性人物。无关老套的父母逼迫的桥段,无端爱与不爱这样抽象的话题,在那段周嘉鱼全身心投入的恋情里,她败给了自己最不曾想象过的虚伪现实。
两个人相识是在周嘉鱼大二的时候,彼时在上海b大上学的周嘉鱼被作为主办方的学校抽中跟着师哥师姐去观摩一场国际艺术展览,所谓观摩,就是当苦力,负责给国内外前来参观的人充当志愿者。展厅分为很多个主题,周嘉鱼一上午要应付近百人的问路,要忙前忙后处理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那个时候她人年纪小,充满了活力和干劲。师哥师姐懒得做的,只要一声小鱼儿,什么都能办的妥当。
临近午休的时候,忽然有一位加拿大人指着一幅画作向角落里喝水的周嘉鱼询问,是否知道这幅画的来历?按照常理来说,每一幅作品下都有中英文的背景解说,可是这幅不一样,深色木质画框却连下一个字儿都没有。周嘉鱼盯着画上那个消瘦扭曲的人像,张了张嘴,脑中一点相关信息都没有。
她胸前带的是学校的标牌,作为志愿者无法让寻求帮助的人问题得到解决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她微红着脸,企图寻找同校学长的帮助,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身后响起一道愉悦年轻的男声。
“这幅画叫《巴黎的春天》,创作者在法国这样一个浪漫之都的背景下,企图通过乞丐的饥饿和贫瘠从另一面让大家了解光鲜背后的无奈和丑恶,是近年作品,画作整体采用大片颜色撞击来表述事物的两面性,是具象派中难得一见的新式作品。”
那人英文讲的流畅,周嘉鱼惊愕回头,一个年龄相仿的男生穿着一件最普通不过的蓝格衬衫,正站在她与加拿大人的不远处,礼貌的微笑着。
他走近了几步,看着加拿大人,声音轻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