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厥举兵相侵之时,来京中支援太子的边疆大将恒峦突然折返而归,在半路伏击突厥军队,一举歼灭万余人。而反水的北方节镇一看势头不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起兵直逼西京而来,岂料本应驻守东都的天策一字营七千精兵突然出现在西京郊外,与戍卫京城的羽林、神武两军汇合,与北方节镇军陷入鏖战之中。
兵荒马乱了两个多月,夏末秋初,草原水草凋敝,突厥后继无力只能败兵退走。恒峦留下一半兵力给副将守住北境,自己率领另一半大军火速驰援西京。
西京之困由此得解。
外患一除,中途休场的百官们又打气精神来要折腾了。然而谁也想不到,炙手可热的皇位人选李英知为拒突厥和亲上书请罪,称要辞官请罪。监理国事的太子自然不许,然在王谢两族的压力之下,只得给了他一个闲散官职,贬去了东都。
李英知贬去东都之时,恰是谢安包袱款款骑着她的小浮云重回西京之日。至此,谢安终于明白李英知给她官籍的原因了。贬官东都他早已预料,甚至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他走了总要留一双眼睛在暗中替他看着西京。
低调内敛,几乎从没在百官面前露过面的谢安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只不过,谢安摩挲着手中信笺,李英知似乎忘记问了,自己愿不愿意去给他做这双眼睛啊。
☆、第二十八章
李英知贬到东都的日子似乎过得十分清闲,至少从字面上,谢安如是了解到。
对于西京的局势,他只字未提,即便他有什么不安分的想法,初入鸿胪寺的谢安也是爱莫能助。所以信中李英知仅仅与谢安分享分享东都的风土人情,聊聊诗词歌赋,关心关心她这个“学生”的身体生活,同时还不忘督促一下她的课业,俨然一派仁师风范。
谢安看着密密麻麻的纸张,眼前仿佛浮现出化身为话唠的李英知,顿时一脸无语,伸手就要将那一叠厚厚的白鹿笺丢下去。手悬在炭盆上,谢安蜷起手指将它们拿回了桌上,盯了一会,抽出一张平整崭新的白纸来,撇撇笔墨,徐徐写来……
数日后,东都政事堂中,李英知收到了谢安的回信,干巴巴的一页纸,信上字数寥寥可数,无非是一些冠冕堂皇的感恩戴德之言。看着那些敷衍的话语,他甚至能想象得到谢安嫌弃不已的鄙夷神情,禁不住呵地笑出声来。
外堂两位闲置喝茶的堂后官两因他这突兀的一声笑呛得没把肺咳出来,手忙脚乱地捂住嘴,互相对视了一眼,各自皆是满腹不解。
李英知领着官职来东都已经有些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