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剩下的,哪怕再疑惑,再不情愿,大局已定也只能附和着恭贺新帝即位。
这一招措手不及打得李骏彻头彻尾地懵了,前两日才得了消息皇帝好好地在宫里养病,怎么一眨眼就去了呢?枉他专心致志地对付谢安,却不料错漏这么一致命消息!更恶心的是还偏偏挑着这个时机,前头突厥一败涂地,后头谢安不知是生是死没个下落!李骏怄啊,亏得他信誓旦旦向突厥人打包票,只要助他一臂之力借此铲除谢安,日后登上九五之位必厚礼相送。
这倒好,谢安那档子破事没料理干净,突厥那头他就不好交代。这能怪他吗?不能啊!他也没料到李英知这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上了,一气势如破竹打得突厥哭爹喊娘。他身份本就特殊,现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都说李英知不愧是大秦文皇帝之后,文功武德俨然文帝再世。幸得德熙帝死得早,要不然听这话非得怄吐了三升血再挂。
更令李骏生气和费解的就是李英知军中的粮草明明败坏霉变,之后的战事怎么有如神助,丝毫不受影响呢?
能将谢安整成那副惨样的终究不是莽夫,两下一琢磨,瞥见百官中涕泪涟涟却没什么惊讶之色的王允他拍着大腿明白了!
王家这头老狐狸!怪道他怎么半点风声没有收到,想想王家有个中宫皇后在宫内,若是有心隐瞒消息并非难事。况且德熙帝病重,寻常人得见不了,亲近的人无非是皇后与太医几人。不,还不止如此,李骏脸上肉使劲抖了两抖,单凭一个王允没那么狗胆包天,玩弄如此瞒天过海之事。想必这其中少不了谢安出谋划策,更甚至她才是主谋,王允也不过是给她陪衬作秀的!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两大家族一联手,李骏第一次感到自己真他妈太天真了……
安国公这厢自怨自艾没完,作为这次扶持皇帝功臣之一的谢家已然发难:
“陛下,兵部尚书谢安此前因所谓的‘渎职罪’不明不白枉死牢中,而今看来疑点重重,请陛下主持公道,给谢尚书一个清白啊!”
这是何等熟悉的画面啊!李骏一口血闷在胸中,当年谢安兵不血刃夺去东都兵权,也正是如此。只不过那时候龙椅上坐着的是尚有两分主见的德熙帝,而现在的小皇帝……
小小的李颀看上去有些怯生生的,但出口的话却是沉稳有力,一字一慢阐述了谢安昔日的劳苦功高,表明作为天子的他也对粮草一案疑虑颇多,所以那就——
“发御史台同大理寺重查此案!”
李骏气得七窍生烟,打死他也不信这通官腔十足的话会是个十来岁的娃娃所说,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