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两不相让,最后潘毓便与黄氏约定,若百日之内武思芳不来下聘迎娶,则由府上做主,听之认之。
从十五岁到二十三岁,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武思芳初心不改,这样一份情意岂是随便能割舍掉的么,况且他根本不愿相信武思芳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故而权衡之下差孙李二人去金流打探情况,谁知道不出一月,金流城便来人下聘。媒公媒婆领着几个朴素干练的人抬着聘礼上门来,那些东西从外面看也不过是二十口不起眼的大箱子,抬到潘府门前的时候,才象征性地绑了红缎,媒婆媒公牵头进了府,叫放在庭院里,正好赶上潘府主事之人都在,打开之后,一片金光灿烂,闪瞎了所有人的眼。
黄氏怔怔没说出话来,真没想到竟然搬着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愣了好半响,方才叹道:“诸位稍等,此事还需我家二郎同意。”
潘毓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就算武思芳一个铜子儿不掏,只要她肯娶,万不得已要私奔他都能干得出来。只是没料到,她竟有如此大的诚意,心下大概对叔父与武思芳的谈话便猜出来几分,面上就有些不痛快了:“父亲怎好这样狠,她要如何才能筹得这些钱?”
黄氏无奈,本来也不过是想吓退武思芳,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遂道:“怎么?还没嫁过去,就想着替她说话了?你若是进了宫,今后何止这些富贵….”
潘毓微有尴尬,脸色不愉:“父亲言重了,即便是进了宫,也未必有这些钱,潘府这样狮子大张口,将来进了武家门,要阿翁如何看我….”
黄氏哼了一声,冷冷说道:“……痴儿!嫁吧,你自己选的路,将来别后悔才是!”
潘毓吃了定心丸,心里就着急要嫁过去,他果然没有看错人,若是武思芳对他没有一点情意,又何须这多破费?放眼京都,恐怕都不会挑出这样一个人来。一想到这里,他恨不能肋生双翼马上飞到金流去,黄氏看着自家养大的儿郎这般没出息,最终也只能长须短叹一番而已。
潘府倒也没太亏着潘毓,开始张灯结彩地替潘毓筹办婚事,宫里得了消息,派张长使来府上贺喜。潘毓会意,将人让进正厅,掀了衣摆,跪下听旨。张长使并未多说,将潘毓虚扶了一把,交给潘毓一个锦盒并两箱子御赐的嫁妆,临了笑道:“郎君大喜!别忘了圣上前些日子叮嘱你的事就行。”
潘毓躬身一揖:“烦请长使回禀圣上,潘毓必不负圣上所托!”
张长使再无话,端着一张笑脸带着几个内侍出了潘府,惹的一干人等颇为眼红潘家的这番荣耀。唯有黄氏心下了然,面上免不了又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