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雀无声,卫苏波澜不惊的坐在人群中间,听学宫中人说论学的规矩,和别人一样并没有特殊之处。
等到规矩宣讲完毕,论学大典就算正式开幕。但凡有荐书的都会上交给祭酒大人。然后便依名而上,先由诸位学宫先生考核问答其所学。之后就是当众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让所有人都可以与之辩论,若能胜出三五成,就已经是有大才之人了。
很快主持大典之人就开始唱名:许暄,濮南人,出身濮南许氏世家,垂髫之年即入族学,习得《礼》,《易》。
一个青年男子站出来,朝着周围的人团团揖礼,然后昂首阔步的上了前方的论学台。
他等站定后,向着皇甫雍等人深深一揖,落落大方的说道:学生许暄,自小便研习《周礼》,《易》还请诸位先生指教。
台上的诸位先生都露出满意的神色,既然研习,《礼》,《易》,那就由专精此理的先生出题考核了。
底下的人窃窃私语,原来是濮南许大世家的人,看其风度,不愧是大世家出来的人。
在坐诸位能够在此,都是有身份有背景之人。只有家族底蕴深厚的人家才会有优渥的条件培养子孙后辈。像一般的平民,别说读书识字了,能够在乱世中生存下去都需要很大的努力了。只怕除了陶弗这样的异类,想法与众不同,才有平民卫苏今日站在此处。
听说许家小公子天资聪颖,五岁能诗,八岁作文,莫不就是他?
看年龄似乎能对上,应该就是了。
唉!此次论学大典藏龙卧虎啊,想要脱颖而出,太难了。有人感慨。
呵!何止这次,以往哪次不是藏龙卧虎,精彩绝伦?我辈适逢其会,也应该展露锋芒才是。
众人纷纷猜测,有人心灰意冷,唉声叹气。也有人激起好胜之心,想要一争高下。
卫苏看着这一切,有些新奇,又有些熟悉怀念。曾经的校园时光,为追逐梦想努力的少年人,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让他感慨万千。他也庆幸自己的选择,能进颍阳学宫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无论如何都换不来的。
那边许暄正信心满满的阐述自己的所学,大家都仔细倾听,觉得他所言有理的地方都不自禁的点头附和。
以礼立序,以德治国,上行下效则天下太平矣!
许暄洋洋洒洒说完自己的观点,再次拱手向众人施了一礼。他条理分明的论述让很多人都抚掌称赞,连先生们也有不少点头表示满意的。
他心中喜不自胜,这次自己发挥得很好,比平日里更加得心应手,相信他已经在所有人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