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何如何贤明。
而最主要的,他们得知了一个消息,去了秦国,只要有才华之人都会受到重用。因为秦国不会看你的出身门第,哪怕只是一般的世家子,没有任何的背景,只要你有能力,根本不需要什么荐书。只需要去官衙中考试答卷,等上一两日就会有消息,而且会给你安排到合适的位置。
如果政绩突出,手下治理的民生经济有所增长。每年的绩效考核呈上去,根据实情,会有很大的晋升机会,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巴结靠山而被埋没。
这天底下有实力的世家毕竟占少数。很多人都是从落没的世家出来的,还有些家底,毕竟不丰。
而当今之世,基本都是荐贤任能才能获得君王的看重。想要地位高的人荐贤,其一,你要有真正贤能之才,能出类拔萃。其二,那就依照规矩需重金换取了。然而一般的世家子又哪里能有这么大的家底倾力为之。
当年卫苏初来颍阳,能进颍阳学宫,也是多亏投靠了陶家,方才有此机遇。否则,一个农家子出身,只怕连陶家主的面都不可能见到,更别说得到陶家主的荐书推荐入学宫了。
也是因此,很多人哪怕游历遍天下,最终也不过是潦倒落魄,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生也难以有寸进。
而秦国这样新奇的选拔人才之法,还算是公允,不论出身,只问学识。这就让很多人升起了一丝希望,这是一个机会,能出人头地的机会。
与其在其他诸侯国白白浪费时日,还不如直接去秦国。所以,更多人对秦国报有好感,心中第一选择,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秦国试试看。
第182章
李兄说得是。有人赞同刚刚的话, 谁说秦国就弱了?日后我也要去秦国走一趟。如果可以,能为秦国效力,也是我辈之幸。
众人点头赞同,看来想法都一致。
你们?这是都想去秦国?有人疑惑, 秦国有什么好的?蛮荒之地
话还没说完, 有人嗤笑一声, 你是新来颍阳城的吧?见那人点点头, 这才恍然道:那就难怪你不知道了,不过等你在颍阳城待久一点就知道了。
那人还没明白知道什么东西,这些人已经转移了话题, 其实还有一个消息,听说不仅仅是钟离晖一人投奔了秦国。大家还记得学宫的卫苏卫先生吧?他也在秦国。
卫先生居然去了秦国?有人不可置信道。
如今的学子几乎就没有人不知道卫苏的,他们人手都在用的纸笔,那可就是卫苏弄出来的, 大大方便了读书之人。
曾经只有大的世家贵族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