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又怕的,她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情,现在是梁一宁性格的形成时期,要是批评的太过,又怕伤了她的心,要不说到时候占小便宜习惯了,若是以后还发生这样的事情如何得了。
本来就很敏感,要是再因为这件事觉得自己做得不对责怪自己,她也是难做。
其实这个事情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是赵春娥小题大做了,所谓的关心则乱嘛。
你说要是现在你去隔壁家里扯把韭菜就是偷了吗?或者你在单位上班,从单位上带了自己写字的笔回来,就是偷了吗?虽然这些行为不对,你也不能上升到品质问题,或者说她以后一定会怎么样,只能说这种行为不对,不能占小便。
而且以前吃都吃饱谁还没有打过一点擦边球,但是你也不能说她就是变坏了,以后就是坏人。
梁一宁也说不好,就是觉得现在还是不能和她以前生活过的地方相比的,赵春娥虽然没有批评她,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变了,变得计较了,变得自己都认识不了自己了。
比如说重生以前的她总认为钱不重要,开心就好。可是现在却在想尽一切办法摩拳擦掌准备学习挣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拿鱼的事情确实是她不对。
可是有件事却是确确实实冤枉了梁一宁,这件事发生在这一年的下半年的金秋时节。
这时候梁平山也不在市里做工了,回到了村里。
梁家的隔壁村在大山里开了一家采石场,他就去那里工作了,虽然比以前苦点累点但是工资还是可观的。
绝大多数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百来块钱,甚至有的还没有一百块,这个工作工资足足可是有一百多呢。因为这个事是重体力活,而且毕竟有一定危险。
梁平山以前想着梁一静的户口要是有钱了能解决就解决,要是没钱就算了,反正有班上着,也走不掉。
现在他不这么想了,他怕万一政策变了,丫头的工作不是钱解决户口能办的了,那就难了,他在市里也见过太多为了一份工作想尽一切办法的,梁一静的工作是好好的香饽饽,哪有不要的?这事还是尽快落实下来比较妥当。
别人都削尖脑袋的想去市里,大丫头都去了市里了,万万没有还回来农村的道理。
可不能因为自己就耽误了女儿。
现在还不努力,总不能等女儿以后结婚了,让女婿家里来解决这个事情啊,要是工作问题没有落实好,估计要找条件好的,也很困难。
几千块真的是很多了,对于出委培费来说他们家就很难拿出来,这笔钱现在只能存一点是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