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积累功德。效果很明显,王夫人后来不是重新燃起希望见到了亲儿王奉年了吗?所以说,准公主是王家的灾星,而公主是王家的福星。”
我与红啼的一唱一和,让罗氏对四皇姐的恨意更上一层,对我再也没有先前的怨恨。我还好心地提醒罗氏,若她有困难可以找我四皇兄帮忙,还特意给她一个信物。
罗氏对我千恩万谢后,与王远离去,继续向山路走。
而我骑上马后,看着王远的背影又想起刚才自己的猜测,心里疑虑更多,难道这世间真有鬼神,真有借尸还魂,还是王奉孝根本就没有死。
可是,这可能吗?但愿是我多想了吧,不过是不是与我又有何干。王奉孝于我只不过是曾经的名义丈夫而已,一个不值得怀念但又不会忘记的故人罢了。
今天收获颇多。我知道四皇姐在大兴善寺以后没这么好过了,罗氏可不是省油的灯。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0章 晋江网独发
回宫的这一夜,是我这么多日以来,睡得最为安稳的一夜。几日后,我接到王奉年的来信,他在信里说自己一切安好,特别谢谢我让罗氏前来助他。
我又拿出阿述写给我的信与王奉年的信一一对比,确定他们两人的字迹一模一样。可惜王奉年后背没有字,他不是阿述。
我渐而想起那年我嫁入王家不久,气愤的王奉孝在许医馆曾对阿述说过的话。他说阿述处处模仿王奉年,包括写字、射箭、骑马等等。也许,王奉年与阿述长得一模一样,两人亲如胞弟,在一起练字的时候难免相互模仿,才让他们的字迹如此相似吧。
想通了这一点,我心里难免失落。
这几日因为城内百姓与西梁国使臣的紧张关系,弄得大兴城里的生意十分萧条。
高丽使臣察觉出形势紧张便向父皇告辞回国。他们一离开,本与萧琮、萧玚分开居住的西梁使臣,立刻要求搬离,住到萧琮、萧玚所在的使馆,以便照顾受伤的二人。
父皇欣然同意。
这样一来更是方便西梁使臣们共商防范对隋的大计。当然,这一切都在父皇的掌控之下。父皇早已派遣武乡公崔弘度率兵镇守江陵。
不久,终于有西梁使臣通过一番“努力”逃离大兴城,往西梁国逃奔,把萧琮、萧玚在大隋的遭遇告诉西梁皇室。
西梁皇室得知后十分震惊,又见我大隋武乡公崔弘度的军队到达鄀州,西梁国国主萧琮的叔父萧岩与弟弟萧瓛等人害怕崔弘度突然袭击他们,于九月乙酉日把陈国军队引到江陵城下,强虏州民而反叛我大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