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书,写个诗的,你带了丫鬟去城里的书铺子去挑拣些闲书翻翻。如今成了亲,可没闺阁里的限制。”
婆婆鼓励我看小人书,程心珊心脏快受不住,说话也不经大脑:“我不爱看那些闲书,写的都是才子佳人的老套故事,又没个谱,您说那大家小姐,呼奴使婢的,哪是外男能轻易见到的。”说完,程心珊立刻回味了,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这不是交代她闺阁里看了多少话本?如今这世道虽然不是张口闭口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对闺阁女子看这种情情爱爱的话本子,舆论上可是持反对态度的。
好在王二太太自己也是不拘小节的,听了程心珊的,一点儿没觉得不妥,反而跟了她一起吐槽,“可不是,可是谁叫那些话本子的是些穷酸读书人,整日里做些美梦。”
程心珊脑袋突然灵光一闪,道:“不如我自己来写话本子。娘,您想看个什么样的,我给您写了,到时候再去戏班子排出来,您看这故意可好?”
王二太太愣了片刻,立刻笑道,“好主意,好主意,也不用特意排出来,只要找个嘴角伶俐的丫鬟来说就可。”
程心珊知她不想太招摇,便道:“家里的丫鬟都是买来做事的,怕是说不好,不如去说书人那里买个丫鬟来,想必能说的更好。”说书的多是男的,但是总有妻子、女儿什么的,也有学得一招半式的,在高门大院里谋生,想要找个很容易。
“好,好,好,我让你爹去找。”王二太太道。
接着婆媳两个就话本的内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王二太太自然喜欢婆媳的,一再强调要看那种婆婆和气媳妇孝顺一家和乐融融的温馨戏。
“娘,这种戏看多了便没趣了,没那种婆婆恶毒媳妇刁钻的那种热闹。这世上的婆婆可不是都同娘这样慈爱,那些个不和气的家里发生的事,可比戏班子上更有趣。”
王二太太被程心珊一恭维,立刻便改了主意,“对,对,儿媳说的在理。”
“不如就派小厮去乡下打听一下哪家里的故事多,我便按那个故事写话本。”
八卦是女人的天性,不分年龄。程心珊跟婆婆两个津津有味地听着小厮王孝顺扒拉别人家的八卦,“离这不远有个陈家村,很是人杰地灵,出了好多个举人老爷,是以村里人都爱给孩子读书。话说,就有这一家,就有个儿子,叫陈聪宝,从小便聪明伶俐,爹娘喜不自禁,很小就将他送到学堂,盼他出人头地。只是这家并不是十分富裕,要供一个儿子读书,实在困难,初时还能勉强供得起,到后来用钱多,实在拿不出来,偏偏这男孩读了十几年书,连秀才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