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有意嗔道。
孙青芜知道两人插科打诨是为了给自己台阶下,心里十分感激。
搬到芙蓉坊后,许多人都给自己送拜帖,可自己有心结还不肯承认,自欺欺人的借口不愿让人以此攀交大都督,整日关在房中,家中来人也不肯出来见一见。几位嫂嫂都将滁州本地有名望的人家里的女眷熟识了,自己想通之后想办一个迎春宴连帖子都不知道该下给谁。
这样的自己,怎能做大都督的妻子!
想到在李廷恩面前的诺言,孙青芜心底腾起一股浓浓斗志,笑道:“好,那娘把大嫂二嫂先借我一回,先把这回办的热热闹闹的,往后就不用再让她们受累了。”
“哪里是受累。”孙大夫人和孙二夫人连忙表诚心,“这是沾你的光顽一回。”
孙太夫人看着女儿又恢复了些许之前在京都时的俏皮模样,虽不知具体缘由,倒能隐隐约约猜到是和今日李廷恩把她找出去有关,当下十分欣慰,笑道:“成,你们姑嫂这回好好乐呵,痛痛快快的迎春,要银子贴补,就找老四去。”
孙家以前的产业都在关内与河西,就是能收回来也是往后的事,总不能让孙家住在芙蓉坊的大宅子里呼奴使婢却月月往李廷恩这个大都督那儿去讨银子罢。不过此事并不用李廷恩开口,从平一早就拿了五万两银子给孙家,又找过滁州民生司下辖民生局的娄海,翻查了当初陇右道被攻下后,一些被划到李廷恩名下的产业,从里面挑出三个拢共五千亩地的庄子,又拨了几间玉兰坊临街的铺面给孙家。这些银子和产业不能说让孙家一下就富贵起来,但可保衣食无虞,至于剩下的,就得靠孙家自己去经营。
孙太夫人收了银子和地契房契,给了孙四爷一万两银子做本钱,将产业都给孙四爷经营。孙四爷在京都时就一直掌管庶务,十分擅长商事之道。他眼下做赞画又常与李廷恩麾下各司的人打交道,虽说孙大夫人几妯娌对此都有些不悦,到底不敢反驳。
如今孙家要用银子,都是孙四爷从外院支进来的。所以孙太夫人说要银子,就得找孙四爷。
女眷们商量的热热闹闹,孙二爷从外面莽莽撞撞一身臭汗的进来,也不说话,直接就坐到椅上灌了两口茶。
孙太夫人蹙眉,“老二,你这是怎的了,还有点规矩没有,不通传一声就进来,今日好在都是自家人,若有个别家的女眷该如何是好。”
哪有什么女眷,自己又不是傻子,不会先看看外头院子里有没有候着的陌生丫鬟?
孙二爷心里腹诽,嘴上乖乖认错随即便说起了件事,“娘,我是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