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告一段落,只是负责修建运河的人大多乃是东地那边官隶,这些人根据罪名不同,服劳役的时间也有长短之份,一些犯事不严重的人,到昭明四年也就能够开释,需得提前安排。
温晏然不紧不慢道:“他们问要不要把人迁回原籍,其实人都到了南地,很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索性就近安置。
“等这段河道修完后,也不用他们继续在运河那边把剩下的劳役服完。朕之后会下旨,派人替他们安家,最好赶在春耕前安置下来,所有成丁都授予官田,只需耕种,不许买卖,并按照田亩多少收税。”看着张络,“等阿仪回来,你便去做这件事。”
安置百姓自然算是一件德政,天子让张络去负责此事,自然是帮他刷刷名望,挽救下不断滑落的口碑。
张络跪下:“多谢陛下厚爱,微臣必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恩德。”
他一面谢恩,一面暗自反省——凭天子的威信,还时常会动动手,帮大臣们善后,给人安排一个抽身退步的余地,自己却越来越少关怀下吏,也难怪他们不听使唤。
温晏然其实听闻了内官们的名声不好,这也让她更坚定了对评论区的信赖,考虑到日后还要劳烦池仪张络等人祸乱朝纲,不能让他们提前折戟在成长阶段,所以为了避免两人吸引太多的仇恨值,得先把他们从单纯的玩弄权术往敦本务实的方向拉一拉,积攒点声望。
第148章
天子今日没召大臣觐见,用膳时全程安安静静,颇有些食不知味的样子,显然是在思考朝廷大事。
内侍们猜得不错,温晏然确实是在想工作,随着她朝政技能的熟练,批奏折的速度其实得到了稳步提升,但坏消息是奏折数量也在不断上涨,许多不太重要的奏报都得拖些日子。
她之前给萧西驰写过信,让对方尽可能对洛南严苛一些,后者用心地贯彻了皇帝的旨意,安排洛南当地居民种柘,其中早熟的品种八个月便可收获,边上的冲长郡也很给面子地安排下来,打算用稻米以及布帛跟对方做交换,大约过些日子就能把东西运至京城。
今年夏季温度比往年高,粮食产量降低了一些,但相对耐旱的棉花倒是没受太大影响,等到七月便可全面收获,皇家御苑中甚至已经收了一批,准备给天子织造新布。
受到温晏然个人偏好的影响,建州一带,以及南方那边,作物结构都发生了一定变化。
在主食上,比起黍米,天子更喜欢稻米,在衣料上,比起绸缎,她又更喜欢棉布。
……消息灵通的大臣们忖度着,一时间也很难判断皇帝到底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