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院落开阔,布景是小桥流水,还有几株梅花迎风开放,很有意蕴,不愧是书画世家。
乔琬庭带着她进了门,就见一对慈祥的老人早已在等候,路窈连忙快走了几步问好。
“管老师,赵老师,冒昧拜访,实在是打扰了。”
路窈先是和乔琬庭兄妹俩结缘,宁宁叫她姐姐,如果顺着他们来喊,应该称呼管家两位老人为爷爷奶奶。但是,从年龄来看,路窈和管琢相近,这样的话又比他高了一辈,于是提前商量好,称呼两位老人老师。
管、赵两位在退休前,都担任过海城大学的教授,一个教国画,一个教戏曲,都是大家,堪称桃李满天下,很以自己的工作为傲,听到路窈这样称呼,也非常高兴,忙招呼她坐下。
“多亏你,把阿庭和宁宁送回来,也是全了我们老两口的念想。”
几人在沙发上坐着聊天,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这件事,赵老师哽咽着掉了眼泪,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女儿。宁宁见外婆哭了,窝进她怀里安慰,好不容易才把老人哄好。
路窈见老人勾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愁思,连阿庭也想起了妈妈有些难受,赶紧想要岔开这个话题。
“都是缘分,哪怕没有我,有这份亲情在,他们也能回到您身边的。”
对于促成两方认亲这件事,路窈自觉没有多大的功劳。阿庭年纪不小,心智成熟,只要有了一定的资本,自然能成功找到亲人。只是她有一定的地位和人脉,联系起来更有保障,大大促进了这个进程而已。
话虽这样说,两个老人还是对她十分感激,说是准备好了房间,让她务必在家里住下。路窈也不矫情,爽快地应下了。把行李归置好,下来和他们聊天。
路窈的个人成长经历中,很少有这样和长辈相处的时间。管家两位老人虽然文采斐然,却并不清高或卖弄,只和她像普通祖孙一样相处。
从他们口中,路窈也得知了更多关于阿庭兄妹俩的事。
两人千里迢迢来到海市和外公外婆相认,两位老人舍不得他们离开,也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便让他们留在海城生活。本想着,他们丧女,两位亲家丧子,若是再离了孙子孙女,恐怕不妥,打算把亲家也接到海城一起生活,却被拒绝了。对方以生活了一辈子,不想离开家乡为由,只要求阿庭兄妹俩有空回去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