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破产,工人们都没钱。死者又是那种比较倔的人,脾气怪,穿腈纶衣服也正常。这件腈纶衣服很旧了,说明是老衣服。你注意看,死者左前臂外侧衣袖没有破损,说明射入口是直接射入皮肤,没有衣服阻隔。据现场多人回忆,当时张正虎卷起衣袖,从楼上跑来,提起铁锹就打钱刚。尸检、物证和证言是一致的。左前臂内侧的衣服出现了熔珠现象,腈纶布料在100摄氏度以上就可以形成熔珠,这说明弹出口射过了衣服。”
张小舒查看物证时还有几分紧张,担心发现与“一枪两孔”不一致的证据,观察熔珠后,笑道:“子弹穿透了桡骨,在左前臂内侧衣服留下痕迹。这处弹痕没有推翻‘一枪两孔’模型。”
胸部外衣和里面的背心也有纤维断裂及熔珠状改变,很明显是弹头高温造成的。张小舒又道:“这两处弹痕也没有推翻‘一枪两孔’模型。”
侯大利提醒道:“你再看左大臂内侧,这是大家提出来的一个疑点。”
“当时你提出的一个疑点是左大臂内侧存在的钝器伤。如果左大臂衣服也有高温痕迹,那么就能判断钝器伤是弹头留下的。”张小舒小心翼翼地找外套的左大臂内侧,只见左大臂内侧的衣服上也有熔珠现象,高兴地道,“到目前为止,模型完全符合事实,左大臂内侧有熔珠现象,冷兵器不可能有熔珠。‘一枪两孔’模型,完全成立。”
衣服上留下的伤痕完全符合“一枪两孔”的推论,侯大利脸上也出现了笑意,道:“希望弹头上留下的痕迹也能符合模型。”
钱刚在菜地开了两枪,有一粒弹头留在死者身体里,另一粒没有找到。留在身体里的弹头上有明显擦痕,轻微变形。
侯大利知道张小舒不熟悉枪械,介绍道:“步枪子弹是尖头的,威力大,在近距离能轻易射穿人体。手枪子弹是圆头或是平头的,如果按照‘一枪两孔’模型,弹头先打到桡骨,再穿过身体,被肌肉组织吸取了动能,没有能够贯穿人体,形成了盲管伤。我们要查证一个问题:弹头穿过桡骨时,桡骨的硬度能否造成变形?如果能够,那就更加完美地解释了弹头出现的擦痕和变形的问题。”
张小舒道:“这个问题太专业,我真不知道。”
侯大利随即给山南政法刑侦系谢教授打去电话,咨询这个专业问题。十分钟左右,谢教授回了电话,明确答复:“骨骼表面硬度在洛氏49左右,弹头的铜表面硬度洛氏45,骨骼足以让弹头变形。死者曾经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骨骼还会更粗壮一些。”
物证室里的物证全部符合“一枪两孔”推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