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能达到的最大效果。
也有人试图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当下的内容形势。
比如把自己放在总局领导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在节目策划阶段就把这些要点融入到节目中,避免后续因为接到南辕北辙的修改意见而破坏节目的整体性。
杨导就是这些动脑子的人之一,三年前对综艺的要求还没有现在这么严格。
不过回想起来, 第一季的时候他们误打误撞贴合了珍惜粮食的主题,才被官媒点名表扬的。
第二季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开了动物咖啡店,结果没想到因为西瓜卫视决定采购他们节目的时候,附加条件是要他们结合消防宣传月的主题,去消防大队体验生活。
不知不觉间他们节目的思想高度就被拔高了,后续不仅被官媒点名表扬,那段时间全国消防系统的各种官方账号都化身成为自来水,替他们节目做了不少宣传。
经过了两季小生活的制作之后,杨导比其他同行更早地意识到在节目里体现正能量的重要性,以及这样做了之后可以为节目带来的红利。
再加上杨导经过了两年的实践,现在不敢百分之百地说他的节目在这方面肯定没问题,但是至少也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至少杨导觉得他在解读政策上还是很有心得的。
但是作为内容制作者,只会解读政策肯定是不行的,不然大家直接去看晨间读报就好了,何必要看他的节目呢?
最重要的当然是如何在当下的形势下把节目组做得好看。
既然无法改变规则,那就让自己充分的适应规则,成为游刃有余的那个人。
所以在策划小生活第三季内容的时候,杨导不仅自己特别留意,也让团队的人一定要注意当下的热点。
这不是讨巧,而是共赢!
他们当然希望大家看了他们的节目之后,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但是如果观众只感受到了正能量,其他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整个团队能力不足,除了会追热度其他什么都不行,早晚会被观众抛弃,甚至可以说是总导演的失败。
杨导这次选中的是今天仍然在蓬勃发展的湾区,这里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齐头并进。
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投身在各个工厂中,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美好的明天。
他希望通过节目的镜头语言,让观众们看到有趣内容的同时,也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年轻人的生活故事。
“这次我们将在湾区开一家烧烤店,相信大家来的路上已经看到了,这里有数不尽的工厂,所以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