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危险,还有可能把命丢在外面,大部分人担心的都是距离来往不便,哈雷却不担心这些,反正他也没法回到牛津大学,不如去遥远的东方看看他们数千年来从未间断的星象记载。
欧洲的大学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光鲜,他当年离开牛津时从来没想过想要回去会那么难,更没有料到回不去的理由竟然是他是个无神论者。
在认识皇子阁下之前,他的求职申请刚被牛津大学拒绝,他自认为学问足够,名气也不小,只是在那个被玛丽二世信任的大主教眼中,无神论者就是原罪,所以他的求职必须被拒绝。
人都是有脾气的,接二连三的遭受不公平待遇,他当然不会再去热脸碰人家的冷屁股。
远行之前他还在担心会不会期待过高,抵达这个国家之后,他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有多天真,能够有几千年不间断的星象记载的强大国度究竟是什么模样,在亲眼见到之前他们永远也想象不出来。
不管别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都无法形容出这里的繁荣强盛,只是皇子阁下说话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慢了一步,不然怎么会轮到洛必达和惠更斯出门。
唉,失策了。
这里有句老话,叫尊老爱幼,他们尊重老人,谁来尊重他们?
洛必达和惠更斯不知道好友们的险恶用心,以他们的脾气,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只会哈哈哈哈嘲笑回去,好不容易到了那么好的地方,他们才不会把机会让出去。
两位年岁不小的西方学者放下纸笔,用他们刚学会些皮毛的汉语回礼,皇子阁下,日安。
被胤祚邀请来到大清的学者们无一例外学习能力都很强,像莱布尼茨那种老早就对遥远的东方古国非常感兴趣的人更是有机会就试图学中文,额,汉语、满语、加蒙语。
满语和蒙语有很多相似之处,放到一起学很快就能说两句,奈何汉语和满语蒙语不是一个体系,连莱布尼茨这样的全才都能学到崩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学的越多越容易乱,这句话放在天才身上一样适用,几个人机缘巧合下见到来自东方的年轻人,又莫名其妙应下东方之旅的邀约之后,很快将为什么会答应的那么爽快抛之脑后,琢磨了一下东方的情况,然后埋头死磕汉语。
不是对满语蒙语有意见,单纯就是说汉语的人多。
胤祈对这些后世课本中经常出现的名字很是热情,不是他吹,他可太擅长和搞学术的打交道了,就是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不然他可以和这些大佬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日落月升谈到宇宙起源,别管大佬们研究的是什么,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