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沈兮,无人能再置喙她的演技,包括于安。
但他又忍不住想,会不会是她本人便是这种张扬活泼的性格,所以演起来才更得心应手?
文艺片的情绪要更细腻多层一点,如果戏再难一点,沈兮还能维持住这样的水平能驾驭住吗?
伴着这样的疑问,于安又跟着剧情的推进投入电影之中。
开朗又机灵的少女不断主动靠近纪驰,少年终于还是败于心动。
终于在一次沈兮被游戏对手揍得满地找牙时,他淡笑着来到苏想想身后道:“笨。看我的。”
网吧里,少年话毕,从女孩背后伸手替她操作。
青涩暧昧扑满镜头,两人破冰,悸动陡生。
虚空的一个拥抱,仿佛将人拉回青春时代与所慕之人在一起的那个热烈盛夏。
而后,他们终于戳破那层纸,正式成为了男女朋友。
是只要牵一下手,便能彻夜失眠的纯真。
然而早恋终是不容于校园,是违规,是离经叛道。
甜蜜之后,基调陡变。
“早恋绝对不行!”班主任抓到了叛逆的一对学生,要求他们请家长。
雨夜、车祸和分手,风格急转直下。
于安看到了沈兮爆发的那场哭戏。
年少彷徨,绝境迷惘,少女将不舍痛心与迷茫失魂演绎到淋漓尽致。他竟能完全共情她的心碎与麻木,他听到影院有人跟着啜泣起来,他不敢相信爱情片中也能有如此张力十足的情绪爆发。
于安的态度彻底转变,此时此刻,他丝毫不再怀疑沈兮的业务能力。
他认为,她应当能驾驭《第十三月》。
再往后的剧情,于安都转而带着欣赏的心情在看。
雨夜分手后,少年少女各自成长。
电影相较于剧版,将男主角纪驰的电竞梦刻画得要更深入一点。或许其中有电竞俱乐部赞助的原因,但放在影片里并不突兀,反而衬托出年少逐梦的勇敢和可贵。
伴着逐梦的快闪镜头,影片拉回到26岁的他们。
纪驰的梦想已经实现,他不仅成为了职业电竞选手,更摘得了世界冠军。而苏想想作为电台里的王牌主播,被派去dream俱乐部做专题采访。
从最初的误解相爱相杀,到一个吻的再度破冰,这对彼此念念难忘的男女最终还是败给爱情。
最后的最后,苏想想以纪驰跌宕的职业生涯,做了一期名为“梦想纪念册”的电竞专题。
而电台节目播出那天,她也和她梦寐的那个少年走入了婚姻登记处。
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