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了口气,张贵德知道人是留不住,只好退而求次的道。
一顿饭的时间,费不了什么功夫。
一眨眼便过去了,眼尖看着老妈手里的一大麻袋东西,张舒曼还是有些吓了一跳。
里面装的除了自家地里种的青菜,西红柿还有一大包灌肠。以及其他零零散散,村里特有的特产。像柿饼跟炒板栗等等。
除了这些,还有小半麻袋家里自家种的紫薯。
要不是考虑到坐车不方便,这紫薯又重,老妈肯定不止装了这么一点。
“堂嫂会不会太多了些,要不留些家里。”
嘴角抽了抽,瞥了一眼爷爷不知什么时候准备的一袋子红枣。爷爷可真下本了,她记得家里好像没有种什么枣树。这么一大麻袋的红枣,想来爷爷肯定是跟村里人买的。
“不用,家里要是想吃不难。你在香港,肯定什么都要买。买到的东西,哪有自家种出来的香。东西都虽然有点多,不过放车上应该没事。”
找了个绳子,将袋口扎严实,魏青虽是城里下乡的知青。但在村里呆了这么多年,做这些农活,不比村里的任何妇人做的差。
“叔,东西我来拿,大家送到村口就行。都回去吧,我跟曼曼自己走没问题。”
家里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村里离镇子又远。唐武轻松的接过了张贵德手里的一袋子红枣,不想老人一路走路送他们走这么远的路。
“唐武说的对,叔大家都别送了。我们走过一次,认的路。地里不是还有活,堂哥,堂嫂你们也都别送了。”
离别总是伤人,却又无法避免。
“这怎么行,你堂哥去跟人借单车去了。一会骑单车送你们到镇上坐车,叔虽然身子骨不如以前。不过送你们到村口还是没有问题,走吧,以后要是不忙有时间。记得带孩子过来,再走走亲戚。”
老人对这些礼貌上的事,总是比年轻人懂的多。想着这个侄女香港大老远的,都肯跑来寻亲。他不过是送到村口,说什么也不能省了。
不知是不是心情好的原因,这几天张贵德感觉身体好了不少。睡觉都不做梦,而且腿脚也利索了不少,看东西也清楚了。
仿佛一下子,人年轻了几岁。
人逢喜事精神爽,张贵德也没有其他方面想。压根不知道,张舒曼悄悄的在他的茶水中,放了一颗延寿丹。
“爸说的对,堂妹啊。既然咱都是亲戚,以后没事一定要多走动走动。以后若是等大嫂的生意做起来,挣大钱了也带着爸去香港看你们。”
大堂嫂赵红梅人虽然势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