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酒边相逢皆是友。店家经营这店有多少年了?”
“我家祖辈就在这里,算上我,已经第四代了。这使不得,客官我自家来……”店主忙从冯实手中接过酒瓶,给自己面前酒盅斟上酒,而后扭头唤浑家添一碟咸豉鱼来。
“我看将才店里来的人大半都是军卒?”
“客官也见了,这一带都是山岭,除了十天一回集市,难得有人过往。这些山民村民能有几个钱?若不是靠着广宁监这些军卒,我这店如何混搅得过?”
“广宁监有多少军卒?”
“有五百人左右。”
“矿工呢?”
“连囚徒和工匠都算上,快三千人呢。”
“哦?还分囚徒、工匠两种?”
“嗯。那些逃军和囚犯,被捉了来当苦力。工匠则是从外面雇募。客官要寻的工匠是什么人?”
“哦,是我远房一个表亲,姓汪,店家可认得?”
“我这里来的多是军卒,工匠平日出不来,暑月天歇工,他们出来又成群结队的,多半都是各自回乡,难得在我这里歇脚喝酒。故而认不得几个。若是都作头、大作头,倒还知道几个。”
“都作头?”
“嗯,那里的工匠按技艺分等,最高的是都作头,其次是大作头、小作头,最低才是工匠。都作头、大作头总共也只有五十来个,里头似乎没有个姓汪的。”
“我与这表亲也并不相熟,不清楚他是哪个等级。”
“客官那表亲叫什么?我与那里几个军头倒还相熟,明日帮客官打问打问。”
“多谢店家,他叫汪八百。”
“这值得什么?不过张张口。”
邱迁终于和那个陈小乙坐到了一桌。
彼此问过姓名,邱迁忙又要了两样菜、一角好酒,不住地给陈小乙夹菜、添酒。陈小乙喝欢后,肘着桌子,斜起身,抬起左腿踩到长凳上,像只蚂蚱一样,一边不住往嘴里拈菜,一边乱聊着。
“邱兄弟,是哪里人?”
“我是从汴京来。”
“来应天府做什么?”
“想找个差事。”
“汴京不好吗?你原先做什么的?为何来这里寻差事?”
“我原先在酒楼里替人记账。高官豪富们在汴京当然万般都好,但像我这样的平头小民,不过是挨生活,哪有什么好?反倒时时得陪着小心,稍微不慎,怕就得罪到什么人物了。”
“说的也是,像咱们这应天府,贵的富的虽说也多,但比起汴京,那是远远不如。不过,吃的、喝的、玩耍的,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