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满面红晕:“这下郎君总满意了。”
“耶耶带你去猜灯谜,”圣上取笑过了便握住她手:“好了瑟瑟,我不拿你寻开心了。”
她却不信,正要侧过头去不理他,然而人群涌动,远远隔了一条街,她惊呼了一声“耶耶”。
圣上应了一声,含笑问道:“七娘,看见什么有趣的事情了?”
杨徽音却转身伏在他怀中,紧紧躲避,示意他别去看那湖蓝袍子的中年郎君:“圣人,阿爷和朋友在那边!”
皇帝揽过她的背安抚,“这有什么,他又不知道我们说些什么,见到了只知咱们夫妻感情和睦,不是更好些么?”
更何况他们还戴了面具,杨文远怎么认得出。
但她却心虚得过分脸热,如谈情说爱时一般怕被父母当场捉住,连声道:“快走罢!”
杨文远今夜被尚书郎崔书烛约出来饮酒,这人一把年纪,出身名门,然而却一直屈居闲职,儿子位居九卿,比他的官职还高,他去岁与南平长公主和离,皇帝看在他知情识趣的份上便提拔了些许。
崔书烛知道杨家正蒙恩遇,荣宠盛极,圣上又明确地不喜欢南平长公主,因此很是放心地与随国公一吐腹中苦水。
他们当年同是五姓望族,就读太学,何等恃才傲物,只是崔书烛又年长他七岁,早早尚主,仕途不得意,而杨文远也是不上不下十几年。
然而如今随国公府出了皇后,便额外加封一等承恩公,满门遂贵,然而他却与长公主和离,说不上高兴,也谈不上悲伤,只剩下一肚子牢骚。
本来杨文远见今日外面嘈杂,并不想过来,然而禁不住人家盛情邀请,还是出来沾一沾人间烟火气。
然而这一出来,他便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随国公这是在望什么,哪家的漂亮娘子么?”崔书烛已经安排好了小宴,见杨文远频频回顾,不觉有些好笑,调侃道:“我替你将她请来?”
“不过是瞧见人家夫妻年轻,也生出些许感慨。”
杨文远只是一瞥,就瞧见了那戴面具的娇俏女子与她身侧的郎君,本来也只是有些许的疑心,然而又看了几眼,他望见了皇帝近侍何有为。
这可把人吓得不轻,但皇帝很显然没有注意到他,他也不好过去问安,咳了两声:“听说令郎前几日告假,往蒲州去了,留你一个在京中,好不凄凉。”
崔羡鱼总还是比较孝顺的孩子,但崔书烛却很不喜欢他亲近母亲:“长公主在皇帝面前再怎么柔顺,回家来也骄横,你瞧瞧,为了几个情郎,到底还是被贬到外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