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要比单姓多三百口人左右。
全村都姓魏,外面的人就称这里为“魏村”。
这农村人种田最重要的就是水,更何况这里还生产水稻,那么水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古时候的历代帝王,只要是明君,都要下令兴修水利,只有水利好了,才能保证庄稼的丰收。
民以食为天,只要人民吃饱了就天下太平了。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凡是农民起义,大部分的年份都是天灾的年份。
要么就是被剥削的太严重,整日没有饭吃的情形才会逼得人们去造反。
都能吃饱饭,谁会去造反?真都吃饱了没事干闲的?
正是因为水对人民的重要性,中国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依江而建,或是依湖而建。
农村也一样,哪里有水,村子就建在哪里。
所谓进水楼台先得月,单姓离青龙涧近,用水就比较方便。
魏姓离青龙涧稍远,用水就有些麻烦。
特别是大旱的年份,那魏姓赶来拉水的时候,早被起早的单姓人给用完了。
但是魏村在单家圩子的东边,这三条河道呢,其中有两条要流经魏村,也就是说魏村在单家圩子的上游。
魏村到青龙涧打不着水,人家干脆就不来了,人家在上游拦起了水坝,架起了水车,用水车抽水用。
大旱之年,河水几近干枯,这一拦水坝,那下游的单家圩子那是一点水都没有了。
因为用水的缘故,两个村子的矛盾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经常为了用水的问题,两个村动刀动枪的拼个你死我活。
其实据老辈人回忆,这两个姓的祖先呢是一对结拜兄弟,当年都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
之所以会留在这青龙涧,这里面还有一段传说。
据传,在五百多年前,朱元璋南略定远之时,在横涧山意外得到了一批宝藏。
那时的朱元璋才刚刚从濠州出来,只带了二十四个人。
定远有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地主武装,驻扎在张家堡驴牌寨。
因该寨人多势众,又有坚固寨墙,朱元璋只好用计巧取。
朱元璋一行来到定远,闻知这寨中缺粮,他心生一计,叫兵士钻进布袋里,诡称民夫送粮,来到寨门前,派人通知寨主,请出门接粮。寨主哪知是计,正愁军粮无着落,闻报自然大喜,急步出迎。
寨门开后,朱元璋一声令下,兵士们破囊而出,立即将寨主拿下。寨中士卒见寨主被擒,无心恋战,也纷纷逃命去了。
首战告捷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