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啊,你还真是老样子。”
从来不带脑子。
孙策就是因为要护着自家人所以才更要重罚。
当然,你也可以说孙策此举是为了信义,可如果说孙策此举是为了信义的话,那么支持孙策这么做的周瑜肯定是看到了利益。
要说起来也简单,这事本来就是试探。
这主意最开始其实就是庞统出的,他要曹操打下江东之后不要撤换江东官员,一则他们对江东情况不了解,贸然大批量的撤换官员容易民心不稳,很容易就会出乱子。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大批撤换官员,孙策肯定是不愿意的,而曹操嬴孙策是嬴在陆军上,真要打水战现在曹操也打不过孙策啊。
一个周瑜就能把曹操堵着过不了江。
因此这些官员不如不换。
按照庞统的说法,曹操只需要把持住军队就好了,乱世之中拳头大的是大爷,孙策又是信义之人,曹操厚待他,他就绝不会轻易反曹,而剩下的,江东的民政权只需要等就可以了,不出一年必见成效。
果然,江东那些权贵世家这么一闹,曹操找到机会了。
对于孙策来说,他必然会重罚这些人,如果他不罚,曹操明面上不会说什么,可他和曹操之间的信任就毁掉了,这会让曹操觉得孙策这是要组建自己的小集团,要和他对着干了,日后曹操对江东之人必然要多几分防备,那么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孙策这次的做法就是给曹操一个信号,曹操承了孙策的情,那么日后曹操也就不好再对江东下手了,而只要江东大部分人都乖乖的稳稳的,曹操自然动不了这些人,那么孙策的实力也就稳妥了。
周瑜不想反曹操,可他必然要为孙策谋求更大的利益,因此他此举的目的也就很明显了。
庞统和徐福这么一解释,典韦就知道自己上当了,他特别不服气:“你们这是算好了来诓我啊!”
庞统憋笑:“那也得你愿意上钩才行啊,你看元直就不和我打赌。”
典韦瞪他一眼,深刻觉得读书人都蔫坏蔫坏的,前有郭嘉戏志才,后有庞统徐福。
读书人什么的,真是太讨厌了!
而另一边的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于益州站稳了脚跟,并且又得到了名士法正的帮助,渐渐地也强大起来。
曹操不得不承认的是,益州确实是个好地方,易守难攻,且成都又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刘备也算得上吃穿不愁了。
更不要提如今刘备手下诸葛亮简雍法正等人俱是大才,徐福曾说自己不如诸葛亮这话并不是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