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里招募学校先生,我曾经在宁河府求学数年,也一直没放松功课,所以之前投了荐书过来。今日过来林溪村拜访,不过您未在府上,我便从贵府直接找到了这里来。”
“噢,原来是你。”听到他的来意,林海大喜。
他将手中的药锄戳在地上,递给旁边人,而后礼貌地对胡云说道:“先生请来村里面喝茶,学校的事儿也一起商量番,山村地方简陋、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说着,林海便将胡云让进村里,吩咐人烧开水泡好茶过来,而后对胡云说道:“这鼓励各村自建学校之事,乃是绝对的仁政,尤其是对我们林溪村来说。毕竟这几年产业兴旺,我们赚的钱很多但却花不出去,孩子们依然识字者寥寥。”
------------
第531章 【山村教师】
只用了十几天,林溪村的学堂,便顺利地开了起来。
开学的时候很热闹,林溪村的村民们,不管是否有适龄儿童要送到学堂,即使有活计要做,只要不是十万火急,也纷纷告假放下手中的事情,过来围观,这让场面上的气氛十分热烈。
来村里采购草药的商人们,也因此多等待了半天才装车成行。
至于来学堂上学的那些男女孩童,都是懵懵的,他们由于年龄并不大,并不知道上学和学习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上学和学习是为了什么,只知道父母嘱咐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也听到家长对老师说“不听话使劲打”之类的可怕话语。
与此同时,还有附近村镇听说这里开了学堂,将孩童从数里外送过来上学的百姓。盖天下父母之心,都很相似,无不盼着自家孩子更好,所以听说有读书上进的机会,很多人便动了心思。
何况有着朝廷的补贴,又有林溪村出了大头,这里的学费不贵,林溪村外面人束脩稍多一些也有限,普通家庭咬咬牙也能负担得起。毕竟除了校舍和老师之外,上学的大头,总是在书本纸笔这些上面,学校想方尽量勤俭的同时,朝廷补齐了这些耗材,让教育的成本大幅下降。
在这些围观和送孩子来上学的百姓们中间,有个人混迹其中。
他领着几个孩童,有大有小,随着送孩子的人一起排队,按顺序将孩子递交到老师手里。周围的林溪村百姓们,都不认识这位老者,但见他和新来的胡老师见到后,胡老师朝其打招呼道:“章老叔,您也来了啊。”
“嗯,来了。”被新来的胡先生称呼为章老叔的这位老者答道:“我来送他们几个上学,喏,这是他们的束脩。”说着便将一个大袋子放在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