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起来嘎嘣响,而且每个丹炉的产出很大,诸位可以用之佐茶。”
“这藤箱里是我们那的山枣,味道极甜、冠绝百果。那里的百姓们在青黄不接时,常以此物充饥。我选取最为灵秀的两棵枣树,春日挖其新芽移栽到住处,这便是今年结出来的果子,晒干后极耐储存,且甜度更好。”
“我带了几包闲来无事时候,自制的豆沙酥,在座诸位可以品鉴一下,看看我的手艺如何,有哪里要改进之处。若是做得好,过几年我就寻处闹市,开个点心铺子体验体验。”
“带了些蟠桃,数量不是太多。”
“此是年初时候猎杀的灵蟒,其为祸一方,而且尚未开慧。我见其直接埋了可惜,便和周围百姓们取了蟒蛇肉,加料,煮熟,做成了肉干,并带走了半数。里面还有微弱灵力呢,凡人吃了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不过修行人只能当个零嘴儿。”
“在下这里有来自落凤山黑松林的毒蘑菇,十分美味,毒性对修行人没什么影响,生吃好吃,煮炖后更是鲜美。”
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家纷纷解囊,将自己带来的特产或者好物,分给大家品尝。很多东西方长都没见过,席间这些越来越多的人,也纷纷表示大开眼界。还有相当比例的修行人,带了些不适合生吃的东西作为礼物。
但这里气氛已经如此热烈,于是他们也纷纷将礼物分成小份儿,胡乱塞给大家,说要让大家带回去,才寻找座位坐下。
方长的小亭子先是越变越大,接着越变越长。里面的石头桌子,也像亭子那样,先是变大,然后朝长处发展。周围也不断有凳子从地面上涌出来,杯盘之类也是如此。
很快,随着里面坐的人也越来越多,亭子变变成了长廊,长廊又沿着山势蜿蜒起来,变成了曲折回廊。山势被彻底改变,石头软化后又固定下来,很多地方变得规整平坦,石缝里的植物则和根上的泥土一起被挤开,丛丛聚在长廊边上,颜色苍翠。
还有人自告奋勇,站出来说道:
“在下多年来精研厨艺,你们这些没法当场处理的食材,既然不能装盘,人这么多也难以合适分割,不如干脆让我就在这里烹饪,大家一起尝尝可好。”
这个提议达成了一致的好评,站出来的人马上便掏出各种家伙事儿,在长廊外面支起了灶台,方长也帮助他改造了下周围的地势,建了个挡风遮阳的石头棚屋。席间的众人,也纷纷将食材送过去,很快里面便飘出来香气。
还有擅长茶艺的,上前接过了方长的茶壶茶炉,并弃置不用。而后他们将这些仙栖崖上的灵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