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跟着我一块去就行。”竟是弟妹都不叫,改成杨姑娘。
杨婵皱眉,她只是想着村里大夫不好,万一去镇上,肯定要花费不少钱,想回去拿些银子。
到底是因为孩子心急,杨婵不和她计较,“你先跟大姐过去,我一会就来。”转身回家拿了碎银子,想了想,又将六百两的银票带在身上。
“石头和妞儿一向听话,怎么会被东西给砸了?”路上,赵远山问道。
“这不是刚飘了点雨,我就去把菜种上,想着路滑,就没带两个孩子,谁能想到他们会跑出去找我,村里到处在造房子,路过的时候,被屋顶掉下来的瓦给砸了,早知道我就该带上他们一起去种菜的。”赵小花声音有些哑,想到两个孩子满脸是血的样子,身子就一阵发虚。
孩子爹走了,她如今就剩下这两个命根子,可不能出事。
“会没事的。”赵远山也不知该如何劝慰大姐,心里同样着急,他剩下的亲人不多,希望都能平平安安。
杨婵拿了钱赶到刘家村时,那边已经在套牛车,果然如她所料,村里的郎中根本没办法,只能到镇上的医馆试试。
“没事吧。”杨婵喘着气问道。
“不太好。”赵远山抿了下唇,满脸凝重,刘家村的郎中医术不错,如今他都摇了头,怕是难了。
“不会的,镇上大夫不行,咱们就去县里,那里的大夫一定比镇上要好。”杨婵安慰赵远山。
古代医疗落后,两个孩子有是被砸了头,流了那么多血,怕是不好治。
听到杨婵的话不止赵远山,还有一旁的赵小花,她的双眼一亮,不断点头道:“对对对,咱们应该去县里,那里的大夫好。”
同村的郎中劝住她,两个孩子怕是撑不到县城,还不如现在镇上看看。
这下,赵小花又没了希望,比之前还要绝望。
杨婵看着难受,有心安慰,却发现说什么都没用。
救人如救火,村里几个壮实的汉子都帮忙推着牛车,快速赶往镇上,杨婵小心看了下两个孩子,本来就消瘦的小脸,这会连半点血色都没,脸上沾着些许血渍,头上缠着白布,有些地方已经被血渗透,气若游丝,看着就不好。
杨婵侧头问郎中,“我这有一瓶人参丸,不知道有没有用?”都说人参吊命,人参丸不知道可不可以。
“快给我瞧瞧。”老郎中算是看着两个孩子长大,自然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长大,听到杨婵有人参丸,立马让她拿出来。
半响,老郎中给两个孩子一人喂了一粒,道:“这是上好人参做的,勉强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