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复礼嘿嘿两声笑,很快又可惜:“我在贡国听闻,这珍珠米,在日照充足之地,可一年两季,第一季跟水稻一样,都是三月份下种,第二季则是在六月中旬之前下种。可惜我们回来得太晚了,如若不然还可以再种一季。”
这的确是有些可惜。
不过林晚想得开:“无妨。既有了种子,今年种不成,明年再种也是使得的,这是功在千秋的事,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了。”
“倒是二舅舅此行辛苦,外甥感激不尽。”林晚朝周复礼拱手为礼。
周复礼忙将她扶起来:“晚姐儿万勿这般说,能为大魏的老百姓出一份力,周某庆幸之至。”
林晚笑道:“二舅舅出门半年,想必也挂念着家人,我此前已经命人将二舅母和兰姐儿姐弟接了来,二舅舅不如先回家与二舅母他们相聚,明日我再令人设下庆功宴,大醉一场。”
周复礼也的确是想念家人了,闻言也不客气:“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去了。”
林晚找了人送他回去:“虽然人不是在庄子里,便是在工坊那边,但木镇和桐城距离这般近,平素休沐也当有个地方落脚,我便做主买了一座四进的宅子,现如今二舅母和兰姐儿他们便都在宅子那边等你。”
“行,那我回去了。”周复礼将货物和货单全都交给林晚,便急急忙忙的回去见家人了。
商队里的其余人也都将手里的工作交代清楚,各自回去跟家人团聚去了。
林晚让人将货物都放到仓库里。
特别是那占城稻种和玉米种子,她更是直接带走,寻了个干燥通风又安全的仓库放着。
临走前占城稻和玉米俱都带走了一小袋,等魏衡回到家中便给他看。
魏衡也很高兴:“这稻种果然是五月底六月初便能收割?亩产果然有三百斤?”
林晚笑道:“此乃是二舅舅亲眼目睹,如何能假?且还有那珍珠米,亩产更是高达五六百斤,且听闻这珍珠米并不需要种植在水田,旱地,山地皆可种植,只是对日照有些要求,如若是这样的话,大面积的种植,以来补偿水稻的不足,则粮食产量可以大幅度增长,等全面推广之后,老百姓便能填饱肚子了。”
魏衡连连点头,望向林晚:“此都是你的功劳。”
“不,这都是二舅舅的功劳,若非他千里迢迢去安南国寻找,又转道贡国,无论是这占城稻还是珍珠米,皆不能得。是以二舅舅当记首功。”林晚想到周复礼的话:“还有那纪家,此次也与二舅舅一道将那占城稻和珍珠米带回,到时候也得记他们一份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