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媛媛快要满周岁的时候,朕打算晋封她为郡主,只可惜十八郎坚决不肯,此事便只得作罢。等咱们玉郎满周岁之时,朕便要推恩册封他为郡王,二十一郎,你这个做父亲的可不许拦着。”
李琦忙含笑推辞道:“父皇一片慈爱之心,儿臣与玉郎自是感念。但儿臣五岁时才受封王爵,若是让他周岁就封郡王,岂不是把这孩子给宠坏了?”
李隆基颔首道:“也罢,那就先册封他为武陵郡公,待年纪稍长些再封郡王吧。”
唐制,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其余诸子皆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盛王之子先是得皇帝赐名,又在襁褓之中得封郡公,自然是莫大的恩宠,众人纷纷向盛王和孺人道贺。见他二人再度上前谢恩,李隆基又叹息道:“二十一郎,你母亲为你选的那位杜王妃出身名门,容貌性情也都不错,只可惜还没为你添个一男半女,就病得这般厉害,如今竟连门都不能出了……唉,说到底也是她没福。”言罢,又深深地看了紫芝一眼,语气变得格外和蔼,“裴孺人,如今盛王身边只有你这么一个可心的女子,你以后更要用心侍奉,朕定不会让他亏待了你们母子。”
紫芝忙敛衽一拜,欣然道:“是,妾谨遵陛下教诲。”
宫眷们见皇帝兴致颇高,都纷纷向他举杯敬酒,众人一边闲谈一边赏花,气氛甚是融洽。此时恰有几位教坊艺人鱼贯而入,坐于沉香亭一角调抚丝竹,歌女念奴向帝妃宫眷盈盈一礼,然后手执檀板曼声唱道:“长相思,久别离,所思何在若天垂。郁陶相望不得知。玉阶月夕映,罗帷风夜吹。长思不能寝,坐望天河移……”
一曲未了,李隆基便笑着摆了摆手,对众人道:“赏名花,对妃子,如此良辰美景,怎能还唱旧曲呢?高将军,你去翰林院召学士李白到这里来,请他作几首新词,让朕的小孙子也见识一下谪仙人的满腹华章。”
宦官高力士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引着宿醉方醒的李白入沉香亭觐见。彼时李隆基刚刚折下一枝盛开的牡丹,亲手为杨玉环簪于宝髻之上,娇花与美人玉面相映,当真是艳丽不可方物。李白一袭白衣飘飘,微微眯起朦胧醉眼看向风华绝代的贵妃,略一思忖便提笔在金花笺上写下三首《清平调》,一挥而就,畅达如行云流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